“大布”走在振兴路上

2024-07-07 07:17:40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闽北日报记者 卢国华 通讯员 张敏

东临百丈山,西倚长龙岗,山清水秀,古建隽美……1日,走进松溪县河东乡大布村,大布街新铺设的石板路上,游客笑语盈盈、村民闲庭信步,古渡口边上挺拔苍翠的古樟树,枝叶迎风摇曳,仿佛在述说大布村的振兴故事。

千年古村,仁泽故里。

“大布村是松溪县人口最多的村,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早在明代,大布村便是舟楫往来、商贾密集的‘大埠市’,是闽浙边境最繁忙的水运码头。”河东乡党委书记刘继明介绍。大布村至今遗存着100多幢各具特色的明清古民居,还有古城墙、古码头、古井、奉禁碑,以及建于五代后唐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罗汉寺等,先后被评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首批福建省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村落”。

近年来,松溪县坚持把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手棋”“主抓手”和“动力源”,由县委主要领导挂帅,聚焦南平市委提出的“四重、五好、六美”目标任务,以大布村为示范点,以“大布—长巷—长江”三个村为示范带,辐射带动全县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2023年,大布村获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刘继明说,作为“1+1”示范村,大布村从城乡融合、聚集提升、文旅发展三个类型定位,谋划实施大布片区环境综合整治与提升建设、“福”文化弘传基地打造、传统古村落建设、县职业中学等项目,并引入“新乡人”投资建设科诚科普植物园,让传统古村落焕发出新魅力,着力打造县域和美乡村示范村。

步入大布科诚科普植物园,银杏、罗汉松、紫薇、红花檵木、中东海枣等上百种珍稀植物,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

科普植物园项目是大布村突出产业融合,挖掘古村落发展潜力的生动体现。“项目于去年8月动工建设,由‘新乡人’黄文东投资打造,目前已完成投资2000多万元。它的建成,不仅能丰富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还能吸引外地游客,让大布村更有活力。”刘继明说,去年,通过“党建体检”,松溪县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力量,制定了大布村美丽乡村建设方案,并认真实施。

针对村内民俗资源和土地资源整合不足的问题,大布村突出规划引领,聘请福建清华建筑设计院团队,按照“古村定位、功能分区、产业集聚”思路,分三期设计形成大布片区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方案,持续推动基础设施健全、功能布局完善,筑牢古村落振兴发展基础。

与此同时,大布村突出资源特色,以大布村古渡文化发展为脉络,围绕和美乡村新高地目标,大力实施大布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项目,重点打造牌坊亭廊、六水渠景观提升等23个节点,增添古村落的发展动力。

漫步村中,大布村外环路品质提升工程、渠南路项目建设已完成;职业中学主体工程完工,9月可开学招生;大布村传统村落重点提升工程、“福”文化弘传基地、农夫集市、露天电影院、书吧等建设项目均已进场施工;科诚科普植物园行政楼建有24个标准客房、6个接待餐饮包间,已具备对外开放接待能力……

随着一项项工程的落地开花,大布村的发展活力正在迸发,在阳光的映衬下,大步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闽北日报记者 卢国华 通讯员 张敏

[责任编辑:陈琳]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