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为民守公平 服务大局勇担当 池力作法院工作报告

2025-01-07 07:16:09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

闽北日报讯(本报记者)6日,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池力在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法院工作报告。

池力说,2024年,在市委领导、市人大监督和省法院指导下,在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支持下,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深化拓展“三争”行动,细化实化“五增”目标,深入实施全市法院“四强”计划,持续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以实干实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2024年,全市法院受理案件58938件,办结56089件;市法院受理5937件,办结5780件。

——筑牢安全基石,扎实推进平安南平法治南平建设

依法惩治犯罪、保护人民,一审审结各类刑事案件2554件,判处罪犯3655人。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133件162人;对3025名认罪认罚被告人依法从宽,判处缓刑1598人,免予刑事处罚4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惩处相关案件2件12人。积极防范金融风险,开展打击非法集资、洗钱犯罪等专项行动,一审审结9件32人。重拳惩治缅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一审审结电信网络诈骗相关犯罪102件205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两级法院入驻三级综治中心,实现立案、调解、接访、司法确认等工作“一站”办理。深化涉稳风险隐患信息化平台运用,促推数智化治理。融入“吃茶话事”机制,全市法院诉前化解矛盾纠纷18093起,万人起诉率同比减少7.6件/万人。全市法院528名平安指导员深入乡村社区,排查化解涉诉涉稳风险隐患。攻坚化解信访积案,11件信访“骨头案”实质性化解。发挥司法建议功能,制发综合类建议49份,推动保险、物业等领域深化治理。推动行政争议化解。开展行政审判质效提升年专项行动,一审审结行政诉讼案件344件、行政非诉案件196件。推动行政争议预防调处中心实质化运行,行政诉源案件同比下降42%。

——服务中心工作,护航南平绿色高质量发展

紧扣“争当生态文明建设典范”,统筹保护和发展,一审审结各类生态环境案件326件,严惩破坏生态环境犯罪139件201人。加强生态审判专业化建设,聘任生态技术调查官29名,提供损害认定、生态修复等技术支持。助力打造国家公园建设样板区,深化“省内小协同、省际中协同、全国大联盟”司法协作格局,统一刑事案件裁判尺度。聚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妥善审理涉“五个一”生态特色产业案件489件。助力“三茶”融合发展,进一步明确伪劣茶叶司法认定标准,严惩侵害我市知名茶商标犯罪行为。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一审审结各类商事案件11243件,涉案标的额42亿元。坚持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审结涉公司知情权、利润分配权等案件304件。强化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司法保障,妥善化解民企融资、交易、用工纠纷6271件,进企开展法律讲座168场,帮助排查防范法律风险236个。促进南台融合发展,设立台胞台企权益保障工作室,聘任台胞调解员,及时化解涉台矛盾纠纷17件。维护市场交易诚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4616人次,健全执行信用修复激励机制,帮助120家主动履行债务企业恢复市场信誉。落实“执破直通”,移送“执转破”案件44件,化解38家危困企业债务50.5亿元。主动融入知识产权强市战略,一审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976件,追究刑事责任7件24人。推动知识产权纠纷综合治理,实现“事后化解”向“事先预防”转变,诉前化解知识产权纠纷167件。

——坚持面向群众,回应人民司法新需求新期待

正确适用民法典,一审审结就业、医疗、教育、房产、食品安全等民生案件8616件。维护家庭和谐,处置各类婚姻家庭纠纷3167件。呵护未成年人成长,审结涉未成年人权益案件1345件,发出关爱提示函、监护令等1015份,持续做优“百合花开”馨课堂家庭教育指导项目。关护老年人权益,妥善审结赡养、养老保险等涉老案件1056件。守护和美乡村,审结涉农村土地流转、农资、农产品销售等案件186件。保护消费者权益,审结汽车、家电、家装“以旧换新”等消费纠纷案件1382件。做实司法拥军优属,切实为军属解忧、让军人安心。深化“一站式”建设,加强智慧法院平台运用,当事人自助网上立案10103件,远程开庭、调解4056件。司法鉴定询价竞争机制效果更加凸显,共为当事人节省鉴定费用745万元,个案平均减少41%,审理用时缩短85天。全市20个人民法庭发挥前沿阵地作用,推行“夜间法庭”“假日法庭”“背包法庭”,开展乡村巡回审判、上门调解。积极开展司法救助,办结司法救助案件48件,发放救助款106万元,缓交、免交诉讼费104万元。持续深化“党委领导、政法委协调、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主办、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执行难综合治理大格局,着力打造“南法善执”品牌,执结案件26962件,到位金额36.3亿元。深化“调立审执”衔接配合,加强财产保全,落实“执前督促+和解”机制,执源案件同比下降11.3%。加大强制执行力度,深化“总对总”“点对点”查控系统运用,查冻扣车辆、房产4768宗、银行存款14.6亿元。聚焦执行积案难案,全面推进交叉执行工作,执行到位率、执行完毕率同比分别上升10.6个百分点、4.5个百分点。深入组织“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等普法活动125场次,开展“小案不小办”“‘案’理来说”等专题宣传,发布典型案例43个,持续用“小案例”阐释“大道理”。

——从严管党治院,培育忠诚干净担当过硬队伍

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轮训,持续深化“政治三力”提升工程。坚持以文铸魂、以文强院,深化闽北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与审判文化融合发展。注重典型引领,19个集体、40名个人获省级以上表彰表扬,余崇斌法官被中组部、中宣部评为“最美公务员”。坚持分级分类、按需施教,组织各类业务培训7期,持续开展同堂培训,邀请12名专家学者、最高法院资深法官为干警线上、线下授课。开展“群众工作”专题培训,鼓励干警带着案件、带着问题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引导法官把专业判断与群众朴素的公平正义观相结合。坚持文明实践、全面发展,推动队伍素能建设和精神风貌同步提升。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以现场教学、旁听庭审、案例研讨等形式,发挥好“以案为鉴、以案明纪、以案促改”作用,引导干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两级法院认真接受市县党委同步巡察,市法院组织开展政治督察、司法巡查,聚焦司法作风突出问题,“举一反三”查纠整治问题298个,建章立制53项。统筹开展审务督察、案件评查,严格自查自纠,全市法院14项可比较的审判指标全部保持在合理区间。狠抓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落实,全市法院记录报告信息13559条。

——主动接受监督,促进公正高效廉洁文明司法

依法向大会报告工作,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执行工作,抓好审议意见落实,积极融入市人大生态保护监督贯通机制,提升生态司法质效。加强代表联络工作,健全完善代表定向联络8条举措,听取代表意见建议565人次,邀请各级代表参与案件调解、见证执行等活动153场次。认真办复市县两级代表建议22件,按期办结率、满意率100%。市法院向市政协通报年度工作情况,全市法院办复委员提案8件。密切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联络,依法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公正审理刑事、民事抗诉案件23件,改判9件。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保障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1752件,聘任不同行业、领域人民法院监督员134名。

池力分析了法院工作还存在问题和不足后提出,全市法院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六届七次、八次全会部署和上级法院工作要求,持续深化全市法院“四强”计划,抓实“公正与效率”,“强根铸魂”筑牢政治忠诚,“强基争先”服务保障大局,“强队赋能”锻造过硬队伍,努力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南平实践。

[责任编辑:杨希希]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