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履职担使命 服务发展善作为 曾传红作检察院工作报告

2025-01-07 07:16:09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

闽北日报讯(本报记者)6日,南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曾传红在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检察院工作报告。

曾传红说,2024年,全市检察机关在市委和省检察院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在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六届七次、八次全会部署和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决议,紧紧围绕深化拓展“三争”行动、细化实化“五增”目标,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以检察履职成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市检察院顺利整体搬迁,建成启用全国首个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法治教育基地,法治护航武夷山国家公园和检察技术助力生态文明实践两项经验做法在全国检察机关会议上作交流。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案件14602件,比升1.41%。24个案件入选最高检和省检察院典型案例、优秀案例,14项工作机制和经验做法被最高检、省委刊物刊发推广,13个集体和40名个人获省级以上表彰。

坚持为大局服务,以检察履职助力绿色高质量发展——

积极融入闽浙赣皖平安战略协作。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严厉打击涉黑涉恶、故意杀人、抢劫、涉枪涉爆等严重刑事犯罪。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惩治力度,依法办理缅北电诈“7.17专项行动”系列案。深入开展打击治理涉毒犯罪专项行动。做好行政处罚与刑事追究有效衔接,危险驾驶案件同比下降53.9%。对主观恶性不大、犯罪情节轻微刑事犯罪,依法不批捕298人,不起诉469人。依法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87.7%的犯罪嫌疑人在检察环节认罪认罚,一审服判率97.7%。深入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细化实化具体举措19项。全市建立“检察+工商联”紧密联系机制,精准对接民营企业司法需求。办理企业内部关键岗位人员侵犯企业利益罪案16件,帮助追赃挽损2668万元。严防不法分子借“壳”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虚开发票等违法犯罪。深化知识产权综合履职,全力保护新质生产力,加强对驰名商标、地理标志、老字号的司法保护,办理涉知识产权案件18件。持续开展“护航武夷山国家公园及环带建设”“闽江流域综合治理”等专项监督,起诉破坏生态环境犯罪166人,公益诉讼立案189件。积极融入“武夷山国家公园综治中心联盟”建设,深化“人大+检察”监督贯通机制,服务“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建设。健全完善“检察+碳汇”生态修复机制,适用碳汇赔偿机制办理案件61件,引导当事人认购碳汇5362吨。

坚持为人民司法,以检察为民增进民生福祉——

全力纾解群众急难愁盼,办理危害民生民利罪案675件,公益诉讼立案235件。持续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办理支持起诉案件187件,帮助606名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追回劳动报酬。切实维护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向95名生活困难刑事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发放司法救助金。落实市委全面推进优秀传统文化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持续开展“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监督,公益诉讼立案24件。开展“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专项行动,公益诉讼立案16件,督促修缮工农检察部旧址等革命文物、烈士纪念设施130余处。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重拳出击,批捕138人,起诉145人。开展校园周边行业场所、文化市场专项治理活动,办理公益诉讼案件56件。持续升级“夷树光”未爱联盟品牌,深入落实“法治副校长”“春蕾安全员”“督促监护令”“强制报告”等工作机制,设立“人大代表+检察+职能部门+社会人士”的“检察+N”关护团,推动“六大保护”协同发力。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05份,督促职能部门落实整改。严惩网络售卖假冒伪劣产品犯罪。深入开展信访矛盾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妥善办理群众信访1447件。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深化“四个一”社会治理机制建设,选派366名检察人员担任平安指导员兼生态法治联络员。

坚持为法治担当,以检察监督维护公平正义——

持续做优刑事检察,依法办理各类刑事犯罪案件4835件,批捕1598人,起诉3688人。强化刑事诉讼监督,持续推动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规范化运行,监督立案51件、撤案361件,纠正漏捕、漏诉214人,纠正侦查活动违法98件。完善“派驻+巡回+科技”监督机制,审查办理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1701件,监督纠正执行不当案件99件。加强与监察机关工作衔接,对移送的职务犯罪案件起诉55人,移送违纪违法线索5条。积极参与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起诉金融、医药、粮食购销等领域职务犯罪15人。坚持监督纠错与维护裁判权威并重,办理各类案件568件。对具有纠偏引领价值案件提出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13件,对审查后不支持监督申请的63件正确裁判。强化民事审判活动监督,提出检察建议90件,采纳率100%。扎实推进民事执行监督专项活动,提出检察建议89件,采纳率100%。全面深化行政检察监督,办理各类案件918件,对审判和执行活动违法情形提出检察建议87件。推进行刑反向衔接,对不起诉但应给予行政处罚的提出检察意见330件,已有302人受到行政处罚。依法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等15个法定领域公益诉讼案件545件。开展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专项监督,办理案件57件,督促相关机关清理个人信息泄露风险数据3万余条。做好检察建议与提起诉讼的衔接,通过磋商、检察建议解决645个公益损害问题,提起民事公益诉讼24件。用好“益心为公”志愿者平台,收集线索98条,立案89件。

坚持为队伍赋能,以固本强基锻造过硬铁军——

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落实“四个一”学习机制,深化拓展“深学廖俊波 ‘三争’作表率”实践活动和“品质南检·清和”行动,持续营造争优争先争效良好氛围。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支持驻院纪检监察组履职,定期开展专题会商。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等铁规禁令,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梳理廉政风险点123个,完善防控措施290条。深入推进人才强检战略,健全“教、学、练、战”一体化教育培训机制,着力培养“全科检察官”和融合履职团队。深入落实《2023—2027年检察改革工作规划》,完善检察官办案权力清单。结合南平地方特色和资源禀赋,打造“绿色+红色+青色+古色+茶色+N”品牌矩阵。深入实施数字检察战略,研发和推广使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15个,初筛线索120条,监督成案59件。

曾传红说,全市检察机关自觉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贯彻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专题报告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认真落实审议意见。自觉向市政协通报检察工作,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新社会阶层人士等意见建议。完善代表委员常态化联络机制,邀请代表委员视察工作、参与检察活动674人次,收集意见建议77条,及时吸纳转化为司法为民举措。自觉接受履职制约,主动融入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常态化做好案件查询、咨询、阅卷等服务。深化检务公开,邀请人民监督员、听证员、特邀检察官助理等参与办案和检察开放日等活动670人次。打造“朱子爷爷普法小课堂”“潭检演播厅”等特色栏目,发布检察信息和宣传6490条。

2025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曾传红说,全市检察机关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省委十一届六次、七次全会和市委六届七次、八次全会部署,贯彻落实最高检《关于全面深化检察改革,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意见》,依法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始终不渝筑牢政治忠诚,勇于担当服务改革发展,聚焦办案强化法律监督,从严治检建设过硬队伍,努力为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贡献检察力量。

[责任编辑:杨希希]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