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碳”为路拓新程——记市第八批廖俊波式好党员干部郑明月
“南平,拥有干事创业的沃土。”正月初八,刚参加完全市廖俊波式好党员干部表彰大会的市政府副秘书长,南平工业园区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挂职)郑明月行色匆匆,“明天早上的高铁,准备出差去趟北京,对接第二届钢铁行业碳计量会议的相关工作。”
一件墨绿色的冲锋外套,一个黑色的双肩背包,一双轻便的运动鞋……是奔忙在路上的郑明月,留给大家最深的印象。从2022年初春到南平工业园区管委会挂职,郑明月因公出差累计超过600次、飞行航程12万公里,记录了他参与、见证南平“双碳”事业发展的历程。
“心有信念,就不会觉得累。”郑明月说,初到南平,就在很多场合听闻廖俊波同志说过的这句话,“我很认同,并躬身实践。”
闽北山区,工业产业发展不易。如何才能走出一条具有南平特色、适合山区的工业产业发展新路呢?从分析产业链优势短板,探讨数字经济、智慧园区建设,到逐步发挥南平生态优势、实现绿色生态价值转换、发展新质生产力……南平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中,全速抢跑在“碳”赛道上。
“探索创新的工作,带来的是未知、是挑战。”郑明月很是感慨,“大家都能干,就不算是‘廖俊波式’干部,大家都会干,也就不用闯、不用试。”
2022年5月,中国科学院产业基金、南平国资及地方IT企业共同出资成立了福建空天碳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现更名为:福建空天碳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同年,该公司作为项目主要参研单位,成功申报并中标“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关键测量技术及标准研究”项目。2023年8月,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正式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由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联合南平工业园区管委会共同筹建,同年12月,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挂牌。
“组建成立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学术委员会,研发全国首台(套)碳排放中观监测激光雷达高端装备,编写碳排放管理员培训教程,启动南平铝业铝合金碳排放监测计量体系平台建设项目,开展二氧化碳标准气体产业化项目、铁路移动装备碳足迹计量,等等。”郑明月说,不论是顶着初春凛冽的寒风,还是冒着盛夏难耐的酷暑,在每个现场仔细论证,带着方案、项目进展做汇报,至今都令他印象深刻。
廖俊波同志生前常说,“认准的事,背着石头上山也要干”,于郑明月而言,这句话也成为了他的工作信条。目前,“双碳”产业在南平的发展已初显成效,形成了以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为核心,1个科研事业单位(正处级)、15家专业企业为重点的“双碳”产业发展集群,我市自主研发的激光雷达获得福建省首台(套)高端装备认定,总投资10亿元的海峡两岸融合“双碳”产业园奠基开工,先后承办了全国钢铁绿色发展大会、全国碳计量中心建设大会等,累计参研修编国家及行业标准超过20项。
“‘双碳’工作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久久为功。”这段时间,郑明月正忙着筹建福建省“双碳”能力建设中心的相关工作,“中心成立后,将成为推动全省‘双碳’工作的核心智库,开展‘双碳’领域政策研究与咨询、标准制定、碳计量监测核心技术研发、人才培训、对外交流等一系列工作。”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