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建阳区回龙乡:整一片田,绘新“丰”景
新年伊始,闽北广袤的农村大地上氤氲着春的气息。
6日,记者来到建阳区回龙乡浒洲村,走到村头的大田垅,大片良田尽收眼底。
“这片农田有1000多亩,已完成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全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大约有3500亩,目前项目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今年3月可全面完成。”浒洲村党支部书记徐月珠介绍。
徐月珠说:“浒洲村的水田有5300多亩,面积是回龙乡最大的。以前种田基本上是肩挑手抬,费时又费力。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极大改善了种田条件,机耕道直接修到了田间地头,种植、收割、运输都十分方便。”
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是推进乡村振兴、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020年以来,回龙乡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田地、水源、渠道和道路得到综合治理,农田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善,越来越多的农田变成了良田,进一步夯实粮食生产基础,保障粮食安全。
“这片田的基础条件好,加上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加持’,很是抢手,目前都流转到几个种植大户手中。”徐月珠说,村里的农田大部分都实现了“烟稻轮作”和“稻菌轮作”,丰实了“米袋子”,也鼓胀了“钱袋子”。
“我家有20亩田,以每年每亩450斤干谷的价格流转了出去。你看,种植黑木耳的那一片田,就是我家的。”51岁的浒洲村村民陈日兴说,“原来的5丘小田,现在变成了大丘田,以后就算是自己拿回来种,效益也是不错的。”
“小田”变“大田”后,不仅有利于机械化耕作,综合效益也大为提高,“巴掌田”也能成“丰收田”。
回龙乡分管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党委统战委员黄鹏介绍,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回龙乡坚持统筹协调、集中连片和整村推进原则,按照“缺什么、补什么”,以“改大、改水、改路、改土”为主要建设内容,突出“以用定建、建用一体”,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经过专家组,以及市、区、乡、村各级验收合格后,再交给村里进行后续管护。”黄鹏说。
回龙乡均中村党支部书记张振辉感慨地说:“以前没有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时候,田地东一小块、西一小块,人工耕作都不方便,更不要说机械化了。而且种粮效益低,加上农田基础设施差,许多村民不愿意种田。现在有了好政策,灌溉设施有了,机耕道路也有了,不仅大大降低了人工、田间管理等生产成本,耕作也更加方便了,村民种田更有信心,也更有干劲!”
粮以田为基,农以田为本。回龙乡现有耕地1.8万亩,已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1.27万亩。黄鹏说:“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今后,回龙乡将进一步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同时,积极提升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打造美丽田园与特色乡村相融合的新亮点,不仅让老百姓腰包鼓起来,还要同时提升乡村‘面子’‘里子’。”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机制。”
如今,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涝能排、旱能灌、水土留得住、农机能进出……高标准农田建设让许多昔日低效田、撂荒田变成了稳产高产田,闽北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正在加快,乡村阔步迈向振兴路。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