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综合体 要在乡村三产融合发展中实现新跨越

2025-02-25 09:34:24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李艳春 刘岑薇

近年来,田园综合体建设成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鲜活实践范例,通过产业融合、文旅融合与社区营造三大核心板块的协同推进,成功推动乡村经济腾飞、文化传承弘扬、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为人们精心勾勒出一幅产业繁荣兴盛、农业多样开发、田野景色秀美、农民富足幸福的和美乡村画卷,同时也为城乡居民开辟了一片回归自然、追寻田园诗意生活的理想乐土。在全球化和城市化的浪潮中,传统农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与现代城乡消费市场的巨大变化,传统田园综合体亟需转型升级,要在乡村三产融合发展中实现新的跨越,以求适应现代化农业形势的新变化与城乡一体化居民的新需求。

实现新跨越,要实施新对策。首先,要明确田园综合体的现代转型的内涵与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需求已经从单纯的物质需求转变为对健康、安全、绿色和文化体验的综合需求。田园综合体作为农业、文化、旅游和生态的综合体,其转型不仅是对传统农业的一次升级,也是对现代消费市场的一种回应。田园综合体建设是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其价值内涵表现为农业的规模集聚和三大产业融合、原住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居住环境的改善、田园综合体对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美的承载与适应。其次,要明确田园综合体现代转型的原则与策略。一是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田园综合体的转型首先需要对土地、资金、科技、人才等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通过整合,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田园综合体以农业为基础性产业,企业承接农业,以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的方法提升农业产业,尤其是推动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形成当地社会的基础性增收产业。这涉及对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资金的高效利用,科技的创新应用,以及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二是科技支撑与生态循环。科技创新创业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关键要素,同时也是维护田园生活品质与优美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田园综合体应通过科技手段增强对生态循环农业的支撑,构建农居循环社区,在确保产业发展、农业增收的条件下,改善生态环境。这包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农业生产效率与智慧管理水平提高,采用绿色农业与环保技术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集成推广生态循环农业的持续实践。再次,要明确田园综合体产业价值放大及其拓展。田园综合体建设,强调其作为一种新型产业的综合价值,包括农业高效生产交易、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田园娱乐研学体验、田野生态享乐居住、生态风光及其康养等复合功能。通过产业价值的放大,拓展农业农村多样功能开发,促进田园综合体建设转型升级,力求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消费市场的需求。这涉及开发新产品、经营新业态和创立新服务,拓展城乡消费者体验的深度与广度,以期进一步创造新的收入来源与创立新的实现途径。

新时代新征程,如何巩固提升并改革完善田园综合体建设,这是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人们需要亟待关注的新命题,进而要进一步把握5个转型升级的重要环节:

一是进一步优化自然与人文资源开发。田园综合体深度挖掘乡村丰富的自然与人文宝藏,精心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在自然风光旖旎之地,如山区、水乡或森林茂密区域,设计开发徒步、骑行、露营等户外休闲线路,配套建设观景平台、休息驿站等设施,满足游客亲近自然、锻炼身体与放松心情的需求。对于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乡村,如古村落、古镇址等,全力修缮保护古民居建筑、古老街巷与传统民俗文化遗址,通过举办民俗文化节、传统手工艺现场展示与教学活动等形式,生动展现乡村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让游客深入领略岁月沉淀的痕迹。要让田园风光与绿色家园交相辉映,相互支撑。

二是进一步优化功能——产业——价值链。田园综合体的转型涉及功能的转型,即从简单的农作物生产功能到集生产、加工、销售、展示于一体的复合功能。生产经营模式转型,即从农业模式转成农业+的模式。田园功能+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即从农业产业链转变为综合生产经营的产业链,即全产业链从生产端向体验端转移。价值转型,即从早期的田园产出不高到拓展新的价值空间,实现乡村生态经济价值、生态风光价值和富裕生活价值,要让生态经济融入和美乡村建设之中,促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赢发展。

三是进一步完善规划短板与建设要点。田园综合体的规划短板完善,要在建设设计方面注重生态保护、修复与重塑,对地域的文脉、地脉进行深入挖掘,创造具有地域特色的自然和文化景观。同时,应科学地布局建筑道路和城镇基础设施,将田园与建筑、城镇与设施、景观与乡村、人文与科普融合,创造“和谐”型自然田园社区和“人本”型田园活动空间。这包括保护和恢复自然景观,如森林、湿地和河流,以及保护和弘扬当地的建筑风格、文化遗产、农耕内涵与特色产品。

四是进一步优化智慧运营与盈利模式。田园综合体的运营模式可以包括片区开发模式、产业带动模式、科普教育模式等。这些模式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以智能化技术创新赋能,实现最佳的生产运营效果。片区开发模式强调整体规划和分步实施,产业带动模式侧重于通过主导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科普教育模式则注重教育和科普功能的融合。田园综合体的盈利模式应注重创意休闲农业,打造亲子文化、养生健康等特色项目,以满足游客休闲度假的需求,提高田园综合体项目的美誉度和游客满意度。这涉及开发独特的旅游产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以及创立充满活力的工作机制并优化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

五是进一步科技赋能田园综合体创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推出一系列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重大举措。踏上新征程,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农业科技创新带动乡村创业,强化科技创新和创业创新的双轮驱动,优化多元投入、特色产业、人才引进、平台建设、资源配置等诸多环节,努力为田园综合体转型升级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保障。田园综合体建设要集生态经济、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文旅研、乡村体验、绿色康养于一体,以空间创新带动产业优化、链条延伸,有助于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田园综合体转型升级将成为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乡村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的一种新模式。田园综合体进一步优化建设,要注重充分释放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创新活力,以农业新质生产力应用,进一步加速农村资源整合与开发,带动城乡产业互动及融合,驱动区域生态经济发展,为建设产业优、机制活、生态美、百姓富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

很显然,田园综合体的转型升级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涉及资源整合、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三产融合、文化挖掘和生态保护等多个方面。通过实施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策略,田园综合体不仅能够适应现代消费市场的需求,还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动力。未来,田园综合体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创新创业,必将有助于实现和美乡村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双赢目标。

(作者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土壤肥料研究所)

[责任编辑:黄炜莉]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