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面深化改革谱写中国式现代化 “美好建阳”新篇章

2025-03-04 10:06:25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动员、总部署,是我国改革开放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到福建考察并强调,“要扭住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为新福建建设把脉定向、指路引航,为我们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建阳区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把学习宣传贯彻好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大政治任务,锚定建设新时代现代化“美好建阳”目标,聚焦“建阳—武夷”新南平核心定位,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引擎,凝心聚力抓发展、提振精神干事业,用实干实绩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阳实践新篇章。

一、立足生态优先,以改革成果守护绿水青山。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阳区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保护和发展。围绕打造“四个全域”目标,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达标率99.5%。崇阳溪入选全国第三批、麻阳溪入选全省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巡河交水”机制获水利部推广,全域水质保持Ⅱ类以上。实施林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完成森林“三改”工程1.3万亩,新增“森林生态银行·四个一”合作面积0.7万亩,提升经营效益近50%。普查林下空间3.8万亩、不动产登记0.8万亩,林下经济总产值突破16亿元。统筹做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完成“生态治理+产业发展+价值转化”的EOD方案编制,成功进入省级项目库。推广林长“巡山护林交树制”,组建全国首家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仲裁庭,打造全省首个“生态复绿”基地。

二、瞄准特色优势,以改革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大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建阳区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园区建设、生态环保、要素保障等方面下更大功夫,把“潜力”转化为“实力”,塑造我区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立足本地特色,深化拓展培育“一根竹”“一缕丝”“一只盏”“一片叶”“一滴油”等建阳版“五个一”生态优势产业,成功入选全省县域重点产业链试点县、竹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重点县。在做“一根竹”“一缕丝”等主导产业发展上捷报频传。在做精“一根竹”方面,聚焦“吃干榨尽”竹加工全链条,形成竹家居用品、竹户外地板、竹新材料等多点位联动发展产业体系,省级竹产业工业设计研究院服务能力持续提升,龙竹科技缠绕式竹吸管、竹展开正交复合板获国际领先水平认证。在做长“一缕丝”方面,医卫产业园已签约入驻企业41家,成功打造“纤维—无纺布—终端个人护理卫品”完整产业链条,闽瑞0.4超细旦ES纤维量产,闽瑞、维盛进入宝洁全球供应链体系。预计全年ES纤维全链条产值突破20亿元、增长超112%。

三、聚焦文化立区,以改革质效激发文旅产业蓬勃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强调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新征程上,建阳区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擦亮朱子、宋慈、建本、建盏“四大文化名片”。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紫玉瓯心·中国建窑建盏文化展”。持续打响“书香建阳”品牌,累计建成48个公益书吧,“‘建本之乡’全民阅读体系构建项目”获评全省首个全国全民阅读优秀项目,花海书吧入选福建最美公共文化新空间,全民阅读体系日渐完善、书香社会基础不断夯实,“书香建阳 全民阅读”品牌深入人心。积极融入“大武夷文化旅游圈”,立足“崇阳溪百里画廊,麻阳溪千载文脉”优势,创新打造“茶香在武夷,书香在建阳”等差异化发展路径,把文旅产业作为我区经济增长极和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来培育。围绕“朱子文化”“建盏文化”申报2025年文化传承发展“专精特新”项目,陆续建成寒泉精舍、朱子书房、坳头生态观测平台、小人书博物馆等一批新的亮点、精品点。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崇阳溪漫游道成为爆款。黄坑长见获评省级“金牌旅游村”,宋慈纪念园获批省司法鉴定人职业道德教育基地。策划“宋风、宋韵、宋雅”书香建阳之旅等主题精品游线路21条,举办“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中国人民大学建本文化周、宋慈首届学术研讨会等文旅赛事活动180余场,全年环带接待游客超150万人次。

四、坚持示范带动,以改革动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兴则农民富,仓廪实则百业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建阳区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着力抓好“五大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按照“四重五好六美”目标思路,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编制完成《建阳区乡村振兴规划》《建阳区和美乡村建设导则》。出台“粮十条”政策,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开展粮食单产提升行动,建成高标准农田5.5万亩,连续三年获省粮食生产大县奖励。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县初步建成,实现快递进村全覆盖。组建48家振兴乡村公司,带动镇村收益2300余万元,恒亮生态禽业、吉翔牧业等7个项目获评省“万企兴万村”行动优秀案例。举办“我是大武夷文旅推荐官”系列短视频大赛,开展“村村有主播”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讲好新时代建阳乡村振兴故事,推动“建阳乡村美”的声音破壁出圈。

蓝图绘就,责重千钧。建阳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锚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以坚定不移的决心谋改革,以笃行不怠的精神抓发展,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建阳”新篇章。

作者:□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责任编辑:黄炜莉]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