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邵武新篇章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召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邵武将把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牢记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南平、邵武的重要指示,与深化拓展“三争”行动、细化实化“五增”目标的具体行动贯通融合、一体推进,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奋勇争先,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一是坚定政治自觉,深学细悟“强思想”。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首先是学习领会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邵武将进一步领悟全会精神实质。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和把握“七个聚焦”目标任务、“六个坚持”重大原则、“十四个方面”重大改革举措等核心要义,从学习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切实增强自身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进一步丰富学习形式。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学、主题党日集中学、党课宣讲深化学等模式,组建市委宣讲团,用好“福小宣·闽北讲习班·理响邵武”等载体,创新板凳会、方言微课堂、快板文艺节目等分众化、互动式宣讲形式,推动全市迅速兴起“大学习”热潮,让全会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进一步明晰改革重点。自觉站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来谋划和推动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紧紧围绕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和南平市委六届八次全会部署,深入思考“邵武向何处先行”,谋划抓实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支柱性、引领性改革,用更完善的制度精准破解难题、防范化解风险、有效应对挑战,确保改革始终服务中心任务、聚焦发展大局,不断打开中国式现代化邵武实践的广阔空间。
二是坚持系统观念,有的放矢“抓改革”。《决定》共提出了300多项改革举措,绘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清单和“施工图”。邵武将坚持以改革增强绿色发展“原动力”。聚焦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持续深化“链长+链主+专班+实体”工作机制,加快氟新材料产业强链补链、竹木加工产业转型升级、中药材产业提质扩面、新型轻纺产业技改增效,做大做强“2+2”特色产业体系;聚焦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联动武夷人才庄园、竹梦空间、氟新材料创新研究院、科特派工作站等载体,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迭代升级“铁城店小二”营商品牌,推广“企呼我应”平台,持续完善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聚焦深化邵台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主动融入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以争创国家级台创园为抓手,加快建设闽台合作学术交流中心、海峡两岸中医药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两岸社会、经济、情感等领域的“融合示范样板”。坚持以改革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围绕完善“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工作机制,深入推进零工市场、“幸福里”社区、“4+N”全民健康网格化服务体系等改革项目,抓实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暖心实事;围绕构建支持乡村全面振兴政策体系,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巩固提升“双百工程”,深化与杨贵庆教授团队合作,用好《邵武市全域乡村振兴规划》《邵武市乡村建设风貌导则》,探索“乡村振兴公司”“乡村振兴顾问”等新模式,做优“5+N”特色产业体系,走好具有邵武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围绕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造最美阅读之城,深入开展“城市体检”,做好老旧小区、历史街区改造提升等工作,让城市更美丽、生活更美好、市民更幸福。坚持以改革夯实基层善治“定盘星”。着力守牢生态环保底线,深化“巡山护林交树”“巡河交水”等机制,依托林下空间流转机制、世遗1号风景道建设等载体契机,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做足“山”文章,绘好“水”景图,推动绿水“流金”、青山“变现”;着力守牢社会稳定底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四个一”模式,推广运用“吃茶话事”“三源共治”“356”警企联勤、“三官一律”等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邵武;着力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一库三单”信息化管理,建立定期分析、联席会议、预警提示等工作机制,打通各行业部门间“信息壁垒”,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三是坚守责任担当,夯基固本“促落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在党的全面领导。邵武将完善组织实施机制。围绕中央、省、市重点改革任务、试点任务及自主改革事项,构建“1+N+3”深化改革工作体系,健全充实市委深改委以及10个专项工作小组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全面提升改革效能。完善督促检查机制。建立改革“谋划部署、组织实施、督促检查、考核评估”闭环落实机制,形成改革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明确每项改革的责任主体、完成节点、具体目标等,全面压紧压实改革责任,确保每项改革有人抓、有人促、有人干。完善复制推广机制。紧盯强村富民、现代化产业体系、林下经济、民生品质等改革优先领域,开展优秀改革案例评选,总结提炼和复制推广一批改革创新经验,推出更多具有邵武标识的改革品牌,为持续做实做足“邵武是个好地方”城市名片贡献改革智慧和力量。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