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吃螃蟹”的陈晚平
2025-03-14 07:07:38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卢国华 通讯员 刘建飞 陈苇
邵武市第七届春社民俗文化旅游活动一过,沿山镇三元村村民陈晚平“终于”要开始栽培竹荪了。要是往年,他早在一个多月前就要栽培了。“因为今年我采用陈高工的竹荪熟料栽培技术,可以大幅缩短竹荪的备料发酵时间。原来要提前50-60天,现在只需提前2-3天开始。”陈晚平笑着说。
陈晚平口中的陈高工是沿山镇乡村振兴发展中心干部、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陈克华,他在当地可是“名人”,有着四次援外推广食用菌的经历,今年获评“南平市第八批廖俊波式好党员干部”。
竹荪产业是沿山镇的特色产业之一,当地的村民很多都从事竹荪种植。今年48岁的陈晚平也是其中一位。
“我初中毕业后,就开始搞食用菌种植,除了竹荪外,还种了香菇、平菇等。”陈晚平说,这些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和陈克华科技特派员团队的帮助下,沿山镇的竹荪打响了名气。“我种了13亩竹荪,还建了个菌种生产种植园,年产菌种80万袋,一年的收入算下来差不多有40万元。”陈晚平笑着说。
陈晚平介绍,之前他栽培竹荪的原料都是通过自然发酵,堆料时间长,还要进行多次翻堆。就算做得再仔细,堆料也会发酵得不均匀,对后期的竹荪种植有一定影响。今年初,在与陈克华进行了多次沟通交流后,陈晚平打算尝试陈克华的竹荪熟料栽培技术。“对竹荪原料进行高温杀菌12小时,这样灭菌出来的培养料发酵彻底,培养料容易被竹荪菌丝吸收利用,覆土盖草后再进行盖膜揭膜管理技术,不仅能缩短它的时间,还能减少杂菌污染、提高竹荪出菇整齐度和产量、提升竹荪品质。”陈晚平娴熟地介绍。
“今年,我计划在竹林和杉木林里各栽培50亩林下竹荪。也想通过这样的实验对比,看看哪种栽培模式效益更好。”陈晚平说,作为镇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希望今年采用的新技术可以带来新希望。
[责任编辑:黄炜莉]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