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强对流”天气来袭

2025-03-14 07:07:39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记者 严岚 通讯员 余建华 黄待静

闽北日报讯(记者 严岚 通讯员 余建华 黄待静)13日,根据最新天气形势分析,南平市气象台维持“强对流预警Ⅳ级”,发布“暴雨预警Ⅳ级”。

13日到15日,受低层切变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我市有明显降水伴有强对流天气过程,雷雨时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8~10级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累计雨量将达到60~100毫米,局部超过120毫米,最大小时雨强达30~50毫米。其中,14日,我市阴有大雨或雷雨,部分县市有暴雨;15日,小到中雨转阴天。

强雷电、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对春播及户外活动影响较大,市民要尽量减少外出,整理好阳台物品,雷雨来临时关好门窗,农民和户外作业人员要多关注当地气象部门预警预报信息,提前做好防范措施。驾车出行时遇暴雨要谨慎慢行,尽量停靠安全区域避雨。

14 日白天到夜间:阴有大雨或雷雨,部分县市有暴雨。

15 日白天到夜间:小到中雨转阴天。

16 日白天到夜间:多云。

3月14日08时~15日08时这些乡镇将出现暴雨↓↓↓


这次天气过程将如何影响福建?应当如何防范?一起来看福建省气象局专家怎么说春夏季节是否常有强对流天气“出没”?当前我省处于增强的西南暖湿气流影响中,增温增湿明显,受切变及风速辐合影响,强对流天气明显。

一般来说,基于春季和夏季特定的气候条件,强对流天气较其它季节多发。此时,空气湿润,大气中的水汽含量较高,为强对流天气的形成提供了水汽条件。午后太阳辐射加热地面,使低层大气形成下热上冷的不稳定状态,产生不稳定层结,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提供了热力条件。同时,春季和夏季的气流抬升运动也为强对流天气发生提供了动力支撑,在有利动力抬升的作用下,大气中的水汽得以凝结释放潜热。

为啥近期我省气温忽高忽低如坐过山车?福建省气象局首席预报员林小红解释,进入3月,西南暖湿气流开始增强,福建总体虽处于回温态势,但由于冷空气活动频繁,所以气温起伏较大。

13日,有弱冷空气从沿海侵入,我省迎来降温过程,加上雨水来带的降温,北部地区的最高气温将回落2-4℃。15日,随着冷空气主体侵入,我省气温明显下降。15-20日,全省大部的最低气温降幅将达到10-13℃。天气多变,请公众注意防寒保暖,谨防感冒。

此次天气过程,公众应重点关注防范什么?(1)强对流灾害风险:请关注今天傍晚到13日强对流天气对烤烟、蔬菜、枇杷、春播生产和户外活动(工地施工、高空作业等)的不利影响。(2)暴雨灾害风险:12日傍晚到14日,南平和三明两市的部分乡镇暴雨灾害风险较高,请相关部门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和排险,防范可能出现的山洪和城乡积涝、塌方、滑坡等次生灾害。(3)交通安全风险:12日傍晚到14日,长深高速(连城、永安、三元)、福银高速和宁光高速(邵武)、泉南高速(永安、宁化、清流、明溪)、厦蓉高速(南靖、上杭、新罗)、甬莞高速和沙厦高速(安溪)、莆炎高速(宁化、明溪、三元)交通气象风险等级较高,请注意防范。

面对强对流天气,公众如何保护自身安全?及时掌握天气信息、了解预判强对流天气可能的发生时间,做到“预防有数”。强对流天气多发于春季和夏季,知晓强对流高发、频发的时间和地点,关键时节提前关注天气预报、预警和预警信号等信息。

除了通过预警和预警信号等预判强对流天气发生时间及强度外,还可以通过学习看雷达回波图来掌握强对流发生演变趋势。比如,可通过查看“知天气”App上的雷达回波图了解强对流天气动态。雷达回波图中的颜色根据回波强度大小从小到大依次从蓝到紫标记,通过不同颜色的回波及其移动方向,就可以判断出降雨强度、范围和趋势。因此,雷达图上某区域出现红色、紫色回波时,此地将要或正在发生强对流天气,若红色、紫色回波向着自身所在的方向移动,就需警惕起来。


[责任编辑:黄炜莉]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