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风景道,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2025-03-17 07:00:17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筱惜 文/摄

把忙碌的身体留给城市,将闲适的自我归于山野,这是多少人的梦想?欢迎来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感知山川、林野、溪流的漫山春意,与山水来一次“肝胆相照”。

春日里的武夷山星村镇桐木村

入山

这个春天,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与你共享漫山春意。这是一条总长约251公里的绿色生态走廊,在绿水青山间绵延,绘就闽北大地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画卷。燕子窠生态茶园春意盎然、茶芽蔓发;桃源峪是全国负氧离子浓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作为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创办的第一所书院,寒泉精舍里蕴藏着朱子理学的浓浓书香……1号风景道以民俗味浓厚的南源岭开场,沿途经过世界红茶和乌龙茶发源地星村、万里茶道起点下梅历史文化名村、朱子故里五夫,还可以参观建阳考亭书院、寒泉精舍、建本之乡书坊,随后抵达黄坑镇朱熹墓,在国家公园深处落幕。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风景道串联国家公园内外的21个A级景区、11个乡镇,展示朱子文化、茶文化、闽越文化、建盏建本、宋慈文化等人文景观。重山之间流动着白雾,流云散去便是青山。沿途绿树成荫、清风朗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尽揽无尽风光与文人墨客情怀。

山间

山青林秀,草木葳蕤。这条独一无二的风景道避开了游人如织的热门景点,直抵国家公园腹地——只有山林、飞瀑,与当下的你。这条风景道足够纯粹,也足够静谧。在月亮湾与自然相伴,在青龙瀑布与山水对话,在桐木关枕茶香入眠,你会听见一曲悦耳棹歌、一声道家“止止”、一阵悠长梵音,你会遇见一座闽越王城、一场幔亭招宴、一片千载遗迹……在这里听鸟鸣、见日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洒脱,“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恣意,如是种种任君采撷。这里的山浮在云中,这里的水披着月光,这里把自然的山水变为文化中的山水、精神里的山水。行走间俯仰山水,细雨濛濛,烟云蔼蔼,在天地浩大之间明悟蜉蝣沧海的精神往来。这是一段感受“天人合一”哲学观的浪漫旅途,让你逃离城市,寻回生活该有的样子。

茶农挑着茶叶下山

见山

海德格尔说,人应该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王维则说,人应该悠然地生活在山中。那么,1号风景道满足了关于这两者的所有想像。一半是山野,独享清净悠闲,一半是人间,毗邻尘世烟火,诗意又有归属感。山是青绿的模样,放诸山林,在福莲茶庄园里看山、在星村茶足径嬉水,一叶落知天下秋,一花开见万物春。时空流转,你来与不来,山永远是山。茶足径连接着大坪洲生态茶园和黄村,可谓“点睛”绝妙。传统的手艺与自然的清新在此合二为一,可围炉煮茶、可豆浆油条,可挥毫泼墨、可野餐露营,可纵情奔跑、也可寻一民宿独享一山春意。山就在那里,因为有了人的注视,便有了山水人文底蕴,也有了人生理想寄托。入山、窥山、下山,在1号风景道行走,心中会生出一种与山同在的静和感。于是山山而川,人生海海,你我所见之山已不仅是自然之山,更是心中之山。愿你在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红尘过眼,山留心中。让青山渐染眉目,让神情渐生山水,让生活照见本该有的样子。

[责任编辑:杨希希]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