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泽县止马镇:农场之“变”

2025-04-10 07:22:14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闽北日报记者 卢国华 通讯员 毛雯丽 廖思琪

四月的杉城处处好风光。走进光泽县止马镇协力农场的无尘车间,工人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工作着,切片、分装、杀毒、打包……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笋香。

“这个无尘车间去年底建成进行试生产,今年2月正式投产。”农场主高桂君介绍,“返乡创业以来,我的农场业务一直在‘变’。现在,农场只有一项业务,就是把笋做好、卖好!”

今年46岁的高桂君是止马镇止马村人,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2016年以前,他一直在浙江、江西一带做食品批发生意。“尽管在外面收入不错,但我总惦记着家乡,惦记着父母,想着回乡创业。”他说。

2016年返乡后,他与朋友一起注册了齐心综合养殖场,引进竹鼠、豪猪种苗进行饲养。养殖成功后,他还帮助村里的部分贫困户脱贫。“那时候,我的故事上了《闽北日报》呢!”高桂君的言语中透着一丝自豪。

时间来到2019年,养殖场的豪猪存栏已达400多只,竹鼠存栏300多头。

“当时,有许多经销商上门订购,可我想等种群扩大到一定规模后,优选部分当种苗,剩下的再销售。”高桂君回忆说。但人算不如天算,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打破了他的“致富梦”。

出于疫情防控需要,包括豪猪、竹鼠在内的野生动物不允许上市销售,农场必须退养,损失惨重。

“虽然政府补贴了几十万元,但与市场价比起来,还是相差很多。几年的投入,加上基础设施建设、人工工资,少说也亏了近百万元。但我是一名党员,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冲突时,必须以国家利益为重。”高桂君说,他积极配合政府,把560多头豪猪和680头竹鼠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

随后,高桂君开始转型,将齐心综合养殖场“变”成了协力农场,流转240多亩土地种植香芋、玉米和优质稻等。

“也许是运气不好,眼看进入收获季,一场洪灾让30亩玉米、10亩香芋和60多亩的优质稻颗粒无收。”高桂君说,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坚持了下来,终于等到了第二年的收获。

2021年,高桂君又有新的想法并大胆尝试:流转30多亩土地,建起4栋食用菌种植大棚,开始种植大球盖菇、菌秀珍菇、香菇、花菇等食用菌。同时,投资220万元建起冷库和烘干用房等。

“2023年,我又投资了近40万元,购买锅炉、蒸炉,建设漂水池等设施,利用菌菇种植的空闲时间,收购春笋、小笋制作笋罐头和闽笋。”高桂君说,竹产业是南平“五个一”生态优势产业之一,光泽的竹林资源丰富,做好笋竹文章大有可为。

就这样,高桂君在农村里忙个不停,秋冬种菌菇,春夏做笋罐。

到了2024年下半年,高桂君的农场又“变”了,不再种植食用菌,而是全力做好竹笋。

“去年底,我成功申办了食品生产加工许可证,建起了无尘车间和产品展厅,购买了生产设备,还拿到了县农业农村局20万元的设备补助。”高桂君说,无尘车间已经投产,生产的野生小笋、苦笋和笋干除了销往省内,还销往浙江、广东和上海等地。

高桂君说,目前他正与邮政公司协商线上销售和物流事项,希望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我的目标是把家乡的笋做深、做好、做强,带动更多的村民一起致富。”

从“齐心”到“协力”,高桂君的农场在“变”,但不变的是他心中对家乡的那份情愫、那份乡愁。

[责编:陈琳、吴文潇、陈忠]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