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泽:文明新风浸润城乡

2025-04-22 07:17:39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记者 何丹烨 通讯员 李霖昊

闽北日报讯(记者 何丹烨 通讯员 李霖昊)“幸福学堂不仅能写作业,还能听故事、学文明礼仪,我特别喜欢来!”近日,在光泽县寨里镇桥亭村幸福学堂内,10岁的高玉琴小朋友捧着故事书,眼里满是喜悦。孩子们围坐桌前低声交流村干部讲解的交通安全知识,以备他们回家后更好地向长辈传递文明观念。这充满活力与温情的一幕,正是光泽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让文明新风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城乡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光泽县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持续发力,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文明新风浸润城乡。桥亭村作为南平市移风易俗培育点,积极探索文明实践新路径。该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大力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有效扭转了村民长期存在的攀比浪费之风。“以前总觉得过大寿得大摆酒席,现在简单的家庭聚餐,反而更能让家人享受团聚的温馨,也减轻了经济负担。”村民龚金财深有体会地说。

同时,桥亭村建立大学生奖励制度,从最初依靠企业捐助,到如今由村集体出资,激励着村里的孩子们努力学习、走出大山。这一制度不仅提升了村庄教育水平,更激发了村民的集体荣誉感和自我认同感,让乡村文化氛围愈发浓厚。

在寨里镇山头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的“三变”改革成为乡村文明建设新引擎。通过将村规民约与村民分红挂钩,村民主动参与乡村治理、积极遵守社会规范,实现了经济发展与文明建设的双向促进。

杭川镇则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创新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文明实践活动。“杭川之声” 微信公众号已累计吸引超5万用户关注,成为传播文明理念、促进居民互动的重要平台;线下志愿服务活动涵盖环保、法律援助、关爱老人等十余个领域,累计开展活动200余场,吸引近万人次参与。

从乡村到城镇,从传统习俗革新到文明实践创新,文明新风正悄然渗透到光泽县每一个角落,绘就出一幅温馨和谐的城乡文明新画卷。

[责编:杨希希、吴文潇(二审)、罗勇安(三审)]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