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海藏“金”——连地白笋里的“共富密码”

2025-04-25 07:14:49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吴敏 朱领军 通讯员 魏剑生

谷雨时节的山林宛如仙境。氤氲的晨雾在竹海间游走,晶莹剔透的露珠悬挂在竹叶尖。天还未亮透,建瓯市房道镇连地村竹林深处已传来农用三轮车的引擎声——谢登瑞的挖笋季,正在与时间赛跑。

“春笋从3月下旬冒头,能采挖到4月底,现在到了尾期,产量少了些,每天也就千把斤。”上到竹山,望着一颗颗破土而出的春笋,谢登瑞的眼角藏着笑意。只见他熟练地弯腰,锋利的砍刀贴着地面划过,轻轻一掰,伴随着 “咔嚓”一声脆响,一颗春笋便被挖下收入竹筐。“这嫩笋可等不得,若不保鲜,过一夜就老了。所以我们每天都是一早上山,下午就把笋送到收购点。”话音未落,他又快步走向另一簇春笋,动作行云流水,不一会儿竹筐就满了。

连地村海拔470米,有近7000亩竹山。这里的黄泥土质肥沃疏松,独特的气候温润宜人,产出的春笋凭借洁白如玉的肉质、脆爽绵甜的口感,被称为“连地白笋”,在市场上声名远扬。谢登瑞便是靠这满山的“宝贝疙瘩”过上了好日子。

“冬笋加春笋,一年能收3万多斤,再算上卖毛竹的钱,一年挣个十多万元不在话下。”谢登瑞擦了擦额头的汗珠,眼神中满是自豪。曾经,他投身根雕生意,在市场浪潮中起起伏伏,历经半生波折。最终,他将目光聚焦在家乡的笋竹上,“都说靠山吃山,咱这山就是金山银山,只要肯下功夫,哪有不富的道理!”连地白笋供不应求,价格可观,成了他的“摇钱树”。

2020年,谢登瑞流转土地,成立了“与根同艺家庭农场”,竹山规模扩大到120亩。道路修进了竹山深处,运输更方便了。可他并不满足于此,准备着手搞研学,“把城里人引进来,让家长带着孩子体验挖笋的乐趣,说不定能开辟一条新财路!”

连地白笋不仅滋养了村民,也让收购商尝到了甜头。白笋下山的季节,村道两旁热闹非凡,一辆辆收购车排起长龙,引擎声、交谈声交织成一曲致富乐章。吴宝章的收购点就在路边,来自房道镇的他在这行摸爬滚打了30多年,见证了无数连地白笋走向全国。

收购点内,吴宝章和七八个工人忙得热火朝天。他们小心翼翼地将白笋削头去尾,套上保鲜袋,整齐地码进泡沫箱,覆上冰块,仔细封箱。“前段时间春笋集中上市的时候,我每天要发1万多斤白笋到苏州。傍晚发货,第二天中午就能到。”吴宝章笑着说,“到现在已经发出20多万斤了。连地白笋鲜、嫩、脆、甜,苏州市民就好这一口!”为了让白笋走得更远,他还成立了宝章笋竹专业合作社,带着大伙一起致富。

在让小竹笋变成“金疙瘩”的路上,连地村从未停下脚步。

“我们刚刚举办了‘连地好物白笋直播节’,尝试‘线上+线下’联动方式,进一步把连地白笋的名气打出去,效果很不错。”连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名健难掩兴奋之情,“直播20分钟,就突破420单,带动农户增收3.8万元,观看人数超10万!”据介绍,村里通过打造“乡村振兴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院校”的同心共富模式,由乡村振兴公司牵头提升“连地好物”营销能力,订单收购农户的优质白笋,还将当地土特产一同推向市场。

“我们深挖文化底蕴,根据明代‘杨荣抱笋’典故,设计了‘杨荣抱笋’品牌IP,希望以此来推动连地白笋更好地‘出山’。”张名健说,此外,村里每年还举办挖笋大赛、“笋霸王”评选等活动,吸引媒体关注,持续提升连地白笋知名度。

山风拂过竹海,沙沙声里传来春天的回响。从山间破土的春笋,到百姓手中的财富,连地白笋的致富故事仍在继续。

□本报记者 吴敏 朱领军 通讯员 魏剑生


[责编:黄炜莉、吴文潇(二审)、罗勇安(三审)]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