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博物馆亲临一场文化盛宴

2018-05-19 10:37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吴建琼/文 朱 宇/摄

    市民体验VR,学习文物知识。

    《红河三绝——乌铜走银·紫陶·锡传统手工艺品展》在南平博物馆开展。

    南平市博物馆与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合作举办“传统美服我来秀”活动。

    今年1月,在南三龙铁路西芹镇高铁西站施工现场发现元代古墓葬两座,市文管办和博物馆组织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

    5月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南平市文广新局紧抓这一契机,举办“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多方位的互动合作,深入推进我市文化工作,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闽北丰厚的历史文化走进公众视野,让更多人共享社会主义现代文明成果。

    线上与线下的“共鸣”

    博物馆是连通当地社区、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的纽带。为了充分发挥这种连通作用,不断吸引新的观众并持续增强彼此联系,博物馆开创藏品阐释与展示的新方法。

    “戴上VR眼镜,山水秀美风光、人文历史遗迹就都在眼前,有身临其境之感。”在南平市博物馆VR展示体验厅内,参观者能够有非传统的观展体验。

    不仅如此,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南平市博物馆开展互动式观展体验活动,参观者佩戴智能设备,就可直观感受。随着虚拟画面走进昙石山展厅,走到文物面前,亲手拿起一件件文物端详。“配合博物馆内‘线下’的《海风山骨——福建昙石山遗址与昙石山文化特展》,增加‘线上’的互动体验。”南平市博物馆副馆长余鹏介绍,这是一次创新尝试,希望给市民朋友带去全新体验。

    此外,去年以来南平市博物馆充分利用新社交媒体——微信公众号做好日常宣传,馆内重要信息和活动通知第一时间在微信公众号上公布,及时更新博物馆门户网站“数字3D展览”,让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走进博物馆欣赏精品展览。与此同时,线下活动异彩纷呈,南平市博物馆通过线上招募报名的方式,先后举办“巧手扎染·染出我的色彩”“华夏古韵之元宵系列”“旗装雅韵·传统美服我来秀”等活动,丰富了市民朋友文化生活,吸引了更多的新参观者走进博物馆。

    引进与走出的“合奏”

    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看一场流动的文化盛宴,不仅要求博物馆在新科技、新媒体的运用上有探索、有实践,同时更要在理念上有变革与创新。近年来,南平市博物馆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在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方式运用的同时,增强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联系,吸引更多新观众。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南平市博物馆在继续提升基本陈列《闽北五千年》内涵质量的同时,通过引进来、走出去,进一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去年以来,南平市博物馆引进了省内外精品展览7个,包括《华人华侨文物展》《泉州海洋考古文物展》《远古回声——半坡遗址与半坡文化展》《遥远的对话——大地湾遗址出土文物展》《贵州·黔东南传统蜡染精品展》《海风山骨——福建昙石山遗址与昙石山文化特展》《旗装雅韵——清代满族服饰展》,受到了许多市民朋友的关注和好评,大家通过展览更多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城市文化氛围愈加浓厚。

    “我们还自主策划3个建窑系展《见盏——寻味千年造盏工艺》《盏韵天成——寻味千年造盏工艺》《闽瓷遗珍——南平茶洋窑出土瓷器展》,通过走出去,促进了文物的合理利用与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更好地推介打响闽北特色文化品牌。”余鹏介绍,3个建窑系展已先后到福州、厦门、沈阳、西安、内蒙古、贵州、北京、云南、莆田等地博物馆展览十余场。

    文物与创意的“交响”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那么,博物馆如何在加强对文物保护的同时,让馆藏文物活起来?

    “有创新、有融合,才能激发更多活力。”南平市博物馆秉持这一理念实践着。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中有个关键词——“连接”,这意味着博物馆在更好发挥出自身文物管理保护功能和文化宣传推介作用时,首先要主动与其他领域,比如文化旅游、文创产品、图书出版等相互连接融合,通过共同的保护开发,产生“1+1>2”的效益。

    “此前,我们已有过一些尝试,开发过实用功能较强的钥匙扣、冰箱贴、开瓶器等具有闽北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余鹏告知,接下来,南平市博物馆还将在馆藏文物文创产品的开发上有进一步尝试。比如,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上,南平市博物馆与闽北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大学生文博创意产品设计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具有闽北地方特色的精品文创产品,未来会有更多带有闽北历史文化烙印的产品被设计出来,通过旅游景点推介销售、文化会展活动等,闽北文创产品也将被带进千家万户。

(责任编辑:姚心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