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体检”寻“病因” 把脉问诊谋良方 我市深入实施“五大体检”为主题教育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2023-08-22 09:49:58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朱昕华

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方能以实干担当推动主题教育见成效。在全省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即将开展之际,我市先学先做先改,深入实施“党建体检”“城市体检”“产业体检”“生态体检”“安全体检”等“五大体检”,为主题教育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党建体检——助力乡村振兴

“村‘两委’班子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整体运行良好,但是通过这次‘体检’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东滨村‘两委’班子发展思路不够宽阔,长汀村村情比较复杂,丰乐村村书记因家庭原因离职,组织正在摸排合适的接班人。”建瓯市徐墩镇党委书记邱新荣说。

今年4月以来,我市按照中央组织部、省委组织部对乡村班子进行一次届中分析工作要求,探索创新“党建体检+精准选派”模式,对全市1636个村“压茬体检”“把脉会诊”,全面分析班子运行情况,共征集产业发展方面意见建议2300多条,梳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900多个。摸清茶产业村366个、竹木产业村457个、旅游产业村294个,进一步找准乡村振兴发展路子,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质效。

研判村级班子运行情况,是本次“党建体检”的重头戏。针对“不和、不富、不强、不稳”四种类型的软弱涣散村,我市按照“党群部门联弱村、政法部门联乱村、经济部门联穷村、涉农部门联产业村”原则,精准选派60名驻村第一书记,为乡村振兴选好带头人。

以“体检”成果,逐乡逐村梳理明晰思路举措,结合推进“山、水、茶、竹、鸡”等生态优势产业,我市谋划乡村振兴发展项目909个,开展组织联建、产业联创,做实利益联结机制,推动421个村抱团发展,把零碎、低效、闲置资源资产整合起来,通过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跨村联建、村企牵手、“生态银行”等做法,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把“土特产”等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

“荷墩村联营发展劳务公司,有效帮助农村劳动力就业;茶景村创办共享茶厂,每年可为白水片区消化茶青30万吨……”武夷山市上梅乡党委书记谢小明说,通过“党建体检”,各地更加清醒地认识自身的比较优势、特色资源和短板弱项,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举措,做好“土特产”文章,绘就“三农”丰景。

城市体检——引领城市更新

“目前全市通过城市体检,已初步谋划城市更新补短板项目1851个,总投资3107.17亿元,年内计划实施934个、计划投资334.07亿元。”近日,南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张长发告诉记者,作为省级唯一的城市体检样本城市,我市自去年底在全省率先开展全域城市体检工作,力争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在全省形成示范效应。

为确保全域城市体检“高起点、高标准”,市政府聘请高水平专家团队,聚焦“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交通便捷、风貌特色、整洁有序、多元包容、创新活力”8个方面,构建“68+39”共计107项的南平市城市体检特色指标体系,围绕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目标,将城市体检作为补齐短板、城市更新和品质提升的重要抓手,更好地查找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和城市建设发展的短板,有针对性地实施城市更新改造。

浦城县运用城市体检成果,将老旧小区及周边闲置地、边角地和拆违腾退土地资源,改造建设口袋公园、增设充电桩及广告牌,建设向社会开放的共享机动车泊位,增加改造项目收益,破解了发债难题。

邵武市利用百度热力图技术,分析研究城区白天与晚上人群集聚特征,从供需角度提出公共空间优化策略。

对照指标体系和数字地图,各县(市、区)逐项列出城市优化布局、功能完善、品质提升、底线管控等方面短板问题,形成“问题落图—项目生成—项目评估—地图更新—问题再落图—项目再生成—项目再评估”全过程循环。在了解短板弱项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实际科学编制3-5年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制定2023年度城市更新实施计划,有计划、分批次谋划城市更新项目。

据了解,上半年,全市共策划实施城市建设品质提升项目704个,项目生成率108.9%,排名全省第二;累计完成投资223.6亿元,投资目标完成率69.4%,排名全省第一。同时,启动城市片区综合开发建设样板、县城更新建设样板、完整社区建设样板、智慧城市建设样板、城市体检样板等“5+1+1”示范样板工程,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彰显提升成效和南平特色。

产业体检——助推绿色发展

今年以来,我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抓手,探索搭建“南平市绿色产业创新平台”,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全市“五个一”生态优势产业和“3+4+5”重点产业集群开展产业体检,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方案,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提档升级。

“截至目前,已完成氟新材料、白羽肉鸡、竹、水产业等4个产业的调研工作,完成氟新材料和白羽肉鸡2条产业链‘体检报告’。”南平实业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3月,“南平市绿色产业创新平台”项目正式实施,通过走访重点企业和政府主要经济部门收集整理运用南平本地政务数据及大数据,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绘制产业创新链图谱。同时运用大数据检索和智能匹配技术,动态探查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并将企业、人才、专利等科创要素精准挂接到绘制好的产业图谱上,最终形成供需精准匹配和辅助决策能力。

据了解,“南平市绿色产业创新平台”项目实施以来,通过产业体检,已排查出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人才资源不足,金融支撑不够等一系列问题点,并运用体检结果,精准“开方抓药”。

产业政策上,打破部门职能界限,成立16个工作专班,根据南平资源优势和产业短板认真开展产业规划、政策研究,出台了《南平市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南平市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食品加工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政策。

企业方案上,针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问题,持续深化“科特派”机制,帮助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进行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推广和产学研项目。

同时,针对产业体检出的问题,结合实地调研和“平台”提出的分析建议,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优化资源配置、鼓励技术创新、助推企业开拓市场等多维度进行研究解决,形成高效完善的扶持政策体系和金融服务体系。

生态体检——持续巩固优势

绿色,是南平最亮的底色,也是发展的最强优势和最大本钱。近年来,按照“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理念,我市常态化进行“生态体检”,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污染防治攻坚保卫战,及时消除环境风险隐患,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走进位于延平区炉下镇的南平延鸿环保电力有限公司,一辆辆满载着生活垃圾的车进进出出,这里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每天“吃”400吨垃圾,“吐”出18万度电。一车车恶臭的生活垃圾,在这里被清洁除臭,以及经卸料、发酵、沥水、焚烧后“变身”清洁电能。

推进垃圾发电项目建设只是南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众多举措之一,从治理工业废气、餐饮油烟排放,到扬尘整治、淘汰分散式燃煤锅炉……南平蓝是“天生丽质”,更不乏“后天努力”。

崇阳溪是闽江的发源地之一,同时也是武夷山国家公园的主要水体。近年来,包括实施武夷山城区雨污水分流工程、开展崇阳溪小水电专项整治、崇阳溪生态保护和修复等措施在内,南平坚持系统治理,从源头到末端,从城区到村镇,从山林到河流,统筹推进水质保护。

做好环境整治的同时,“守护”也成为共识。目前,南平已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贯穿的河湖管理组织体系,实现了从“管不住”到“管得好”的转变。创建“南平市百姓河长示范站”,制定“百姓河长暗访工作流程”……南平全市干群拧成一股绳、凝聚一条心,共同守护那一抹碧水。

打好净土保卫战。近年来,南平市以光泽县建设全国唯一“无废城市”试点县为契机,探索“无废农业”发展模式、“无废工业”发展路子,拓展“无废城乡”发展格局,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农药化肥减量15%,培育绿屯、海圣等15家固废资源化骨干企业,培育无公害农产品17个、绿色食品6个、农产品地理标志2个。如今,南平正努力拓展光泽“无废城市”建设经验,进而推动南平的生产生活方式向更绿色的方向转变。

安全体检——落实安全责任

“公司员工在现场发现隐患,第一时间及时上报,我们在后台跟踪,确认隐患及时消除。”建阳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安环处负责人范智洪指着屏幕向记者介绍,企业通过“一库三单”数据库,将纸质材料信息化,构建起“全覆盖、全链条、无缝隙”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体系。

“今年,我市完善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社会单元自查自报自改、属地和部门监管、社会监督的工作机制,率先在全省创新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一库三单’,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和隐患数据库,落实安全风险和隐患清单、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责任清单、隐患整改销号清单责任,推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关口前移,切实做好‘安全体检’,提高安全发展水平。”市安委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已辨识风险点66806个,排查隐患总数54861项,隐患已整改52878项,销号率96.4%。

“在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上,我们按照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要求,推进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各类灾害事故救援能力。”市安委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南平市持续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补齐基层应急救援力量短板,提升各乡镇(街道)综合应急救援队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各级应急救援队伍,全部明确了组织架构、装备器材、资金保障、应急培训、预案演练等十个方面标准,实现各乡镇(街道)应急救援力量全覆盖,初步形成“半小时”应急救援响应圈。同时,积极探索“党建+”应急管理模式,将党建与应急管理工作深度融合,激励干部职工岗位建功,以点带面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在制度上,我市坚持以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研究制定《南平市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安全风险隐患离任审计制度;建成“安全眼”二维码举报平台并投入运行,配套出台《南平市安全隐患举报奖励办法(试行)》……一批管用实用的长效机制不断总结提升形成,持续为我市全方位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记者 朱昕华)

[责任编辑:杨希希]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