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卫健委物资保障组守护一线医务人员

2020-03-04 07:56:33 来源: 大武夷新闻网 作者:严岚 陈雯

大武夷新闻网讯 “这批物资是1日晚上10点左右到的,有4万多件,当晚我们清点核对完都12点了。”2日,在全市医疗机构应急物资临时仓库里,记者看到300多平方米的仓库里堆放着口罩、防护服、手套等各类医用防护物资。

疫情期间医用物资的及时供给是疫情防治的重要保障,市卫健委第一时间组建物资保障组,高效有序地调配医用紧缺物资,为一线医务人员更好地抗击疫情提供有力保障。

多渠道“抢购”紧缺物资

驱车来回16个小时前往上海采购物资;得知我市某医疗机构有一批物资被扣留在货源地高速路口,保障组连夜驱车赶往当地“抢”回2万只口罩;通过微信联系海内外各地乡贤寻找供货渠道……为保障一线医务人员的防护物资,保障组的同志们可谓绞尽脑汁,多方筹集。“在物资最紧缺时,甚至坚持不到两天,医院着急,我们更急。手机一天24小时不敢关机,生怕错过一条有关信息。”物资保障组组长祖智晶说。

多渠道“抢购”物资的同时,市卫健委通过市新冠肺炎领导小组综合协调组积极向省综合协调组申请各类医疗物资的支持,与各市直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并将南平市第二医院的采购部门提升为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医疗机构应急物资采购平台,及时获取物资信息。截至目前,物资保障组已收到来自工信、商务、红十字会、侨胞捐赠及省里下拨的117批次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物资100.4万件(只)。

从“门外汉”到“半个专家”

“原本是医疗机构自行采购物资,我们对医疗物资都不熟悉。”祖智晶说,为了辨别物资的真伪和种类,保障组邀请我市主要医疗机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医保局及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三明工作站等单位的13位有关专家组成“智囊团”,协助鉴别。“我们的物资来自欧洲、南美、东南亚等地区的十多个国家,包装上的文字除了英语,还有日语、韩语、西班牙语等,有几位专家精通多国语言,我们就把物品或包装的图片逐个发到交流群里请他们鉴定。”

“之前都不知道,一个口罩竟然有100多个种类,而且不是所有口罩医护人员都能用。”祖智晶说,虽然这份“额外”的工作很累,但也收获了很多新知识,现在组里的成员们已经是“半个专家”了。

进出仓库的搬运工

卸货、分类、归堆、统计、分组……受疫情影响,无法招到临时工人,物资保障组成员及市卫健委的工作人员主动承担了仓库“搬运工”的角色,其中不乏女同志的身影。

“刚开始几天,没有物资,心里特别慌,14日第一次看到那么多物资,心情很激动,很开心。”将所有物资整理完毕,物资保障组的何晨芬累得满脸通红,虽然搬运物资很辛苦,但医务人员有了保障,何晨芬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那天搬的时候,根本没觉得累,只觉得心安了。”

“我和会计吕金莲今年就要退休了,但只要在岗一天,我们就要坚持把工作做好。”作为“一科之长”陈敏不仅要负责仓库的各项管理工作,规划信息发展财务科的工作更不敢怠慢,为此经常加班加点。

“我们是战‘疫’中‘粮草’的调度保障者,各项工作支出的记录者,外部捐赠的梳理者,进出仓库的搬运工……”陈敏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如是说,“共克时艰,累苦不必言说。”           (严 岚 陈 雯)

[责任编辑:陈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