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创新探索“四联四促”机制,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2020-05-11 07:39:39 来源: 大武夷新闻网 作者:吴建琼 袁野 池亮亮

机关党建怎样才能更好“扣中心”“有实效”?机关党员怎样才能更加“接地气”“优服务”?面对当前工作的薄弱环节、行业发展的低洼地带、工作任务的急难险重,南平怎么做?

实践是最好的回应,创新作科学的解答。作为“南平机制”的发源地,南平市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中、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积极探索机关联乡村促振兴、联社区促治理、联企业促发展、联商会促回归“四联四促”机制,交出了“学习基层、支持基层、服务基层”的又一“南平答卷”。

一批批党员干部走出机关大门,奔忙乡镇、村落,投身街道、社区,埋头企业、工厂,服务商会、乡贤,在人居环境整治、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一场场硬战中,锤炼党性、提升能力、展现作为。目前,全市2570多个机关党组织、2.8万名机关党员干部与1635个村、275个社区结对共建,300余名干部直接联系服务近千家企业,在闽北大地上奏响了奋进的乐章。

脚沾泥土  同奏富美“振兴曲”

雨生百谷,夏至未至。在乡村振兴“最前线”,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始终活跃着下沉一线机关干部的身影。

“白天大家都在田地里忙,我就晚上来送技术,这样不耽误生产。”建瓯市房道镇连地村村部灯火明亮,来自建瓯市林业局的干部、科技特派员林振清,正给村民讲授毛竹林丰产高效生态培育、护笋养竹的技术,大家聚精会神地听着。

像这样的“技术课”在闽北早已是屡见不鲜,不过大家的教室课堂不尽相同,有的在田间地头,有的在山林果园。仅年初以来,全市科技特派员已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千余个,服务超万人次。

“高位嫁接、重心下移、夯实农村工作基础”——二十多载春秋更替,发端于福建、发源于南平的科技特派员制度思想灵魂始终未变,但南平的探索仍然在路上——发挥科技特派员、机关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中的生力军作用,以开展“机关联乡村”创新实践,助力新时代富美新南平建设。

科特派们现场送技,指导农户种养;机关单位结对共建,助力春耕生产;党员干部走村入户,精准帮扶解忧……经历疫情“寒冬”后的闽北大地,迎来了万物竞发的胜景。

西塘村,是延平区樟湖镇唯一的无库区行政村,也是位于延平、古田、尤溪三县交界处的一个相对贫困的高山村,这段时间结对共建的南平市林业局党员干部增加了到村的频次。“抓住春季绿化造林的黄金季节,帮助村里绿化美化环境,是当前我们主要在做的事。”市林业局副局长冯为建介绍,“发挥林业部门专业技术优势,争取省里森林村庄项目资金,在进村口、村部办公楼和祠堂周边等重要节点,种植楠木、丹桂、福建山樱花等绿化彩化树种,为村里添些绿化景观。”

在浦城县石陂镇龙根村,村主任池清满和大家正趁着好天气加紧施工、硬化路面。“村里主要发展莲子种植及粮食产业,迫切要建设一条机耕道来提高耕作效率。”池清满说,“县里机关单位党支部与我们村结对共建,给予很大帮助和支持,建设项目资金很快到位,机耕道也很快就能建好了。”

受疫情影响而导致鸡蛋卖难的建阳区麻沙镇水南村蛋鸡养殖户李衍雄,说起南平市委办第五支部的帮扶时满是感激:“多亏了他们牵线,现在产销对接上了,我们有建阳、武夷山的老客户,也有不少顺昌、邵武、光泽的新客户。”

扑下身子,深入群众,机关党员与乡村党员携手,以党旗引领共建富美乡村。通过“机关联乡村”,机关党员在下基层中转作风、接地气、长才干,也把机关的理念、思路、作风带到乡村,既为机关党建注入了新活力,也为农村党建增添了新动力。

在光泽县崇仁乡大洋坪村,结对帮扶的光泽法院党总支部与村党支部共同开展“4+X”固定党群日活动,无论是在疫情防控宣传、值守,还是人居环境整治、脱贫攻坚等,大家有商有量,始终并肩作战。

在武夷山市新丰街道洋墩村,武夷山市妇联通过微信平台建立了机关联乡村“妇女云微家”,引导妇女姐妹利用零散时间学习,提升素质,助力乡村振兴。目前,机关联乡村“妇女云微家”已有成员数十名。

在建瓯南雅镇,23支结对共建党支部深入各村(场),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加快优化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品质,并以推广“先行先试、以点带面”方式方法,打造了仁墩村、房村村、太平村人居环境品质提升示范村。

……

“机关联乡村,机关帮乡村,不仅是解决眼前问题,更能为乡村发展提供思路与对策。”建阳区麻沙镇水南村党支部书记蔡东明内心坚定,“大家一起努力,村里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休戚与共  携手并肩“战疫情”

3月31日,延平区梅山街道12个联防联控“红房子”结束了它们的“光荣使命”,在这里持续奋战两个多月的街道、社区工作者,还有来自各级机关的党员干部,交上了一份让街道数万居民满意的答卷。

社区,是疫情防控至为关键的“最后一公里”。“防控工作千头万绪,人手不足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发动机关党员干部下沉到社区帮忙,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一招。”梅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张辉说道,过去这段时间,无论是在联防联控站,还是在巡逻劝导队,机关党员干部们积极投身防控一线,走街串巷宣传动员、排查管控,成了街道社区的好帮手、好参谋。

和梅山街道一样,通过“机关联社区”,闽北各地各级机关党员和社区干部群众一起,在疫情面前构筑起一道道坚固防线。

紧急关头,机关、基层党群命运与共,责任联担——在监测卡口、在小区楼宇、在城市公园等重点区域,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站纷纷设立,机关党员干部就近社区报到支援,临时党支部、青年突击队、巾帼志愿者等在“战场”集结,党旗挺在了前面,组织发挥了作用。

紧急关头,机关、基层党群并肩抗“疫”,工作联动——专人盯梢、健康体检、监控技防、上门服务等措施齐上阵,严格落实11个“一律”要求,紧盯重点人员、重点片区,筑牢“五道防线”,实行分类管理,机关干部直接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各项工作,配合街道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全程跟踪服务。

紧急关头,机关、基层党群风雨同舟,机制联建——挂点领导负责、机关干部下沉、社区干部联控、巷(楼、栋)长联防工作机制高效运行,“区块管理+巷长制”“社区+网络+群众”“三化三防”等联防联控模式创新推行,一张“防输入、防扩散”的疫情防控网不断拉大、越来越密。

机关与社区的联动突显了优势,也打开了基层善治的“密码”,以党建为引领的新思路,充分“撬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我们看到——

在顺昌,当地通过对无物业、功能欠缺的老旧小区及棚户区采取区块管理,并充分发挥巷长制作用,创新推出“区块管理+巷长制”防控举措,筑牢了老旧小区疫情防线;

在邵武,当地用活城市基层党建“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共驻共建”机制,创新推行“135”工作法,2400余名机关在职党员下沉社区一线协助工作,做足了重点人员工作,稳住了人心;

在武夷山,城市管控细化精准,并通过推行片区优化、网格细化、专班固化“三化”和承诺自防、图示联防、监控技防“三防”,做好城市居民特别是重点人员的动态管理;

在浦城,400多个县乡机关支部挂村(居)认领防控“责任田”,做好辖区防疫知识宣传,督促返乡人员登记、体温测量、居家隔离等,帮助调配口罩、消毒水等防护物资;

在建瓯,当地借助基层治理“闽事理”平台,上线“抗击疫情智慧防控快速通道”,群众通过该平台即可及时了解疫情相关信息动态和防护常识、快速反映疫情有关诉求、提交疫情相关线索等,有效提高了群众参与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积极性;

在政和,城市管理局发挥城乡治理一体化巡查执法服务中心这个“智慧大脑”的作用,以大数据实时监测的方式,实现第一时间反馈、解决疫情防控宣传、人员聚集、口罩乱丢弃等问题;

在建阳,以潭城街道为示范点,借助现代信息化科技手段,探索“智能化+”基层治理模式,人工智能AI机器人语音回访、无线门磁系统远程防控、智慧音箱一体化传输等“智能设备”“智能研判”提升了治理效能;

……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干部忙碌的身影,哪里就有群团组织无私的帮扶,在过去这段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南平通过建立“机关联社区”机制,在监测卡口、隔离点和小区楼宇等重点区域设立临时党支部、党小组306个,设立党员责任区7209个,组建党员突击队、党员先锋队、党员志愿服务队等队伍3988支,参与党员超过6万人。

共克时艰  润物无声“似春风”

从双溪街道中解社区的摸排工作,到棋盘社区的卡点值守,再到仁寿镇联企服务……数月来,顺昌县人社局干部张青春每天的时间都被各项工作塞得满满当当。这些日子,他又忙着整理各级出台的惠企政策,帮着所联系的顺昌瑞隆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申请、申报。

随着全市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吹响了“集结号”。这时,南平在开展“机关联乡村、机关联社区”的基础上,延伸拓展了“机关联企业”工作,并通过深化政企“互联互派互学”机制和“战疫情 抓复工 促发展”市直部门主要领导挂点企业活动,推动机关干部力量下沉,帮助企业坚定信心、共渡难关,有序复工复产,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带来的影响。

2月17日,首批从市直单位选派的22名党员干部分赴市本级三大产业组团和延平区、建阳区各企业,以网格化对接开展调研服务。而这期间,发挥系统作用和业务专技优势,帮助企业做好疫情防控、生产恢复和市场拓展等工作,是联企干部做得最多,也最有成效的事。

——确保企业在安全防控前提下复工复产,来自市委办的联企干部蒋明城了解到疫情期间企业新招录的员工无法正常进行入职健康检查时,立马对接联系了市疾控中心。“在蒋科长的联系对接下,市疾控中心给我们开通‘绿色通道’,为我们新招录的员工安排集中的入职健康体检。”福建元力活性炭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石立鉴说。

——主动对接国内外统战资源,来自南平市委统战部的联企干部陈赛华积极为企业搭建信息平台,寻找商机、拓展市场,联系服务的企业华孚电器,3月份销售不降反升。“4月底,我们企业也进入技改启动阶段。”南平华孚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林丽华说,“虽然2020年前面有一些坎坷,但我相信我们的未来一定是更好的,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战‘疫’。”

——当好企业服务员和惠企政策宣传员,来自市发改委干部吴璇围绕打通“五难”操作链,认真梳理“一企一策”帮扶政策,助力企业复工稳产。“吴科长给我们企业送政策时,把所有的政策都分了类,根据我们企业适合的一个个列了出来,这样便于我们针对性地找到有用的政策。”南平和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学强话语里透露着感激,“而且她不是针对我一个企业,我看她的表格里有对所有企业的政策分类梳理,这真的很让我感动。”

干部“扎”进企业,精准服务“破”难。驻企的党员干部像一支“先遣部队”发现、收集、协调着企业遇到的难题,而他们身后,派驻干部的各单位全力支持,为驻企干部创造良好服务条件,提供坚强后盾保障。

市委办积极联系市水务公司帮助元力活性炭解决了生产过程中供水不足的问题,市委组织部了解到长富巴氏鲜奶销售遭遇“配送困境”后及时协调有关县市开通了无接触“绿色通道”,市委政法委积极帮助福建亚亨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协调农行贷款延期还款还息事宜,市发改委协调推进大中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的荣华山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库项目审批进度,市交通运输局积极帮助荣华物流公司策划乡镇运输服务站项目……

为保障机关干部联企服务高质高效,全市还开通了网上“政企直通车”“银企直通车”和热线电话,建立了快速反应和高效运行机制,即通过在党政系统内部的“重点工作责任与问题清单督查平台”(“两单”平台)上新增企业复工复产问题专项督查,并明确接办、转办、督办、办结、督查、反馈等问题解决的“六个环节”,对马上能解决的问题马上办,对于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设定时限办,进一步提高服务企业的效率和质量。

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联企干部熊建安、南平市城市管理局联企干部冯杰在公交线路全面恢复之前通过“两单”平台,反映的企业员工上班挤不上公交的问题,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相关公交线路班次及时开通;

南平市政协联企干部周航通过“两单”平台,反映的南平工业园区内市属企业申报电商惠企政策时不便捷问题,得到市商务局及时回复,如今,市属企业申报电商政策可通过南平工业园区对接,企业办理惠企政策申报更加便捷;

南平市林业局联企干部黄作威通过“两单”平台,发出帮助省外来企员工进行核酸检测,并在确定检测结果为阴性后按照《福建省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和有序复工复产工作导则》规定的请求后,得到了相关单位部门的支持,企业员工及时上岗复工;

……

自2月以来,全市共计选派360名干部联系服务905家企业,其中从市直单位选派的首批22名年轻党员干部联系服务106家企业,10个县(市、区)选派的338名干部联系服务799家企业。同时,全市还组织了58个市直单位、107名处级干部,挂点帮扶107家企业与重点项目。

同心逐梦  桑梓呼唤“雁阵归”

4月中旬,南平市在总结“机关联乡村、机关联社区、机关联企业”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了“机关联商会 党建促回归”活动。

“目前,作为联商会促回归活动的首批8名‘回归专员’干部人选已确定,他们经过培训后将分赴各地开展相关工作。”南平市委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工委办公室主任黄娟介绍,根据产业关联度、商会活跃度等,“回归专员”将按派驻服务区域的不同,分为环渤海、长三角、粤港澳、福厦漳泉4个派驻小组,联络服务14个异地南平商会和香港南平联谊总会、澳门南平联谊会,他们有收集信息线索、宣传推介南平、服务项目招引、指导商会建设等明确且具体的工作任务。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南平,在发展上既有绿色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人文历史厚重等禀赋优势,也有缺乏新兴动能、思维视野局限、人才难以聚集等亟待破解的瓶颈。如何发挥优势,突破瓶颈?做精做强“回归经济”,便是其中重要一环。近年来,南平对此已有不少探索与尝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廖俊波主政政和时提出发展“四大经济”,其中就包括“回归经济”。他曾说,政和全县23万人口,有8万人在外创业,大部分都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如果他们肯回乡创业,带回来的不仅是资金、技术,还有先进的发展理念。

“机关联商会”,旨在推动机关干部力量下沉联系服务商会,发挥异地南平商会在助力“回归经济”中的作用,引导资本、项目、资源、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回归集聚,特别是通过加强感情联络、信息共享互通,激发在外乡贤和客商回乡创业热情,促进总部回归、人才回乡、资金回流、项目回迁,更好地助推南平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今年初,在疫情防控物资最紧缺的时候,政和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得知上海乡贤谢跃宝计划投资兴建医疗器械的生产企业后,第一时间与其联系,宣传招商优惠政策,鼓励回乡投资,并明确给予最大优惠政策,最终在干部们的积极对接服务及乡情的感召下,谢跃宝投资的马泰克(福建)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签约落地政和经济开发区,成为政和县2020年第一家“回归经济”的落地企业。

同样的,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的浦城,全县也有近三分之一人口外出务工经商,商会遍布北京、上海、义乌、厦门、福州等地。面对这样的“宝藏”,浦城这些年紧抓“回归经济”,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打“乡情牌”、实施“浦商回归工程”,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回乡、人才回归、资金回流。

这其中,转业军人黄向东可以说是浦城“回归雁阵”中的“领头雁”。十年前,黄向东带着前期经商办企业所积累的500多万元积蓄,回到家乡小密村,办包酒厂,并以村名“小密”作为企业商标,命名酒品牌,目的便是为了提高家乡的知名度。

如今,小密酒业仅在小密村就流转了2000多亩稻田,吸纳了100多名当地村民就业,为村民创造工资收入300多万元。黄向东还探索着新经营理念和模式,将传统酒厂发展为现代观光工厂,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今年,黄向东又瞄准了薏米和高粱,躬耕白酒产业,并在现有的小密包酒文化园右侧建设小密白酒文化园。目前,该项目已完成120亩的征地,建设完成后小密包酒园、白酒园将形成连片的小密酒园。

“以商招商是最有效的途径,部分在外经商的乡贤没有选择回来,是因为不了解家乡发展近况,也不知道有没有适合自己的项目。”黄向东说,“机关干部带着闽北企业、项目到异地,通过精准服务、信息互通,能很好地解决现有的问题,激发他们回乡创业办企的热情。”

事业主战场虽然在外,但始终不遗余力地推介家乡的南平市人大代表、浙江省义乌市闽北商会名誉会长魏恭孙听闻南平正开展“机关联商会”后很是兴奋:“很期待‘回归专员’的到来,有他们和我们进行专门的对接服务,真是太好了!家乡有什么好政策、好项目信息,我们都能更快更准确地了解。”

“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机关党员干部走出机关,通过联乡村、联社区、联企业、联商会,在助力脱贫、服务群众、帮助企业、促进回归中体民情、解民忧、促发展,这既是南平抓住“高位嫁接、重心下移”实质,深化“南平机制”的创新实践,也会是推进“四联四促”工作过程中始终坚守的初心。

[责任编辑:陈泽宇]
深度报道 |热点专题
焦点图 | 速览天下
本网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