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把“第一家园”建在台湾同胞心坎上

2020-05-19 07:51:03 来源: 大武夷新闻网 作者:廖晨星 严岚 蔡东京

南平、台湾,源相同、根相连、心相近。

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两岸要应通尽通,提升经贸合作畅通、基础设施联通、能源资源互通、行业标准共通,努力把福建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

一年来,南平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自觉扛起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政治使命,着眼做好“通”“惠”“情”三篇文章,努力让南平成为两岸往来最便捷、合作最紧密的“第一家园”,成为政策最开放、服务最贴心的“第一家园”,成为交流最活跃、情感最融洽的“第一家园”。

以“通”促融 应通尽通能通先通

这几天,南平同心商贸有限公司综合办主任王璐茜忙个不停,作为“同心同源”系列产品重要环节,同心同源商场即将开业。她介绍,随着合作的深化,同源物流公司、同源科技公司、同源文旅公司等企业也将陆续开张,通过公司化运营,多领域推进产业项目,进一步促进南台融合发展。

去年6月17日,在福州举行的“南平·金门 同心同源”系列产品发布会上,两地产品相聚。南平带来了久负盛名的福矛酒、武夷岩茶、建瓯矮脚乌龙、闽北莲子、笋竹、建阳建盏等,金门则带来了闻名遐迩的高粱酒、贡糖、冻顶乌龙、日月红茶、天目盏等,双方共同打造“同心”品牌。

“同心同源”系列产品是一个全新的品牌,更是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创新两地产业、产品、项目等领域合作模式,实现信息共享、优势互补,构建区域共同市场,标志着南平、金门、南投经济深度合作发展迈入了新时代。

行业标准共通也是两岸合作的重点。市住建局委托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台达电子(平潭)有限公司主编的《海峡两岸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被列为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相信今后两岸相关业者将在更多领域推动制定共通标准,并给两岸同胞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台达电子相关负责人表示。

农业合作是闽台合作的重要特色。闽台农业合作从沿海至山区、从简单的台商投资到农业全面合作,台胞在这里找到了事业发展的良机,南平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也获得重要推力。

邵武市闽台农业发展历经17年,去年成功创建省级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现有台企9家,引进台湾农业良种50多个、“五新”技术20余项,示范推广面积1万余亩。尤其这一年来,以建设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为契机,大力发展闽台农业合作,打造两岸农业融合文旅乐园,促进了规模产业提质增效,效益不断提升。

2019年,南平市新引进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合资项目4个,全市新增台企19家,同比增长90%。“我们致力构建两岸往来最便捷、合作最紧密的南台融合市场。”市台港澳办主任吴晓丽表示,全市各级各部门自觉将习近平总书记交给福建的“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光荣使命扛在肩上,在具体行动中,合力推动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建设取得新突破。

以“惠”促融 同等待遇落细落深

“我从台湾来这里有21年了,习惯了有事就找台港澳办。”前段时间,在市台港澳办的积极协调下,福建省台闽生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廖炫雄收到了去年被拖欠的钱款。

这是推进台胞权益保障“法官工作室”“检察联络室”在全面推广、开通点对点的台资企业法律服务绿色通道的重要实践之一,其目的就是为了打造台商投资兴业、台企转型发展的良好环境。

近年来,中央“31条”“26条”、省委“66条”“42条”和市委“52条”“26条”措施相继出台,加快给予台资企业与南平境内企业同等待遇,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南平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待遇。

全市各级各部门结合实际,细化惠台利民政策措施,先后建立南平市“6+2”涉台部门联席会议、重点台资企业“一对一”帮扶、台商台胞反映意见建议限时办理、涉台纠纷化解与诉讼协调等四项工作机制。同时,有序推进市、县两级台胞台商服务中心组建,设置公开服务专线电话,为台胞提供业务咨询、政策解答、协调解决诉求等“一站式”服务,形成上下贯通、部门协同、齐心协力抓好对台服务的工作格局。2019年7月,我市11家台资企业因强降雨受灾,省、市有关部门还主动帮助筹集补助款35万元。

两岸交流,人才先行。台湾专家纳入南平市优秀人才、享受市政府津贴对象、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等市级人才评选范围。全市台资企业高管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列入南平市第一医院专家团队医疗保障服务范围,对持台胞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的台胞,可参评市级劳动模范、青年五四奖章、三八红旗手等,与所在地居民享受购房同等待遇。2019年我市引进台湾人才26人,有2名台商台胞被授予南平市五一劳动奖章、1名台商获评南平市巾帼建功标兵。

此外,我市还对台胞来南平学习、创业、就业、生活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问题,适时回应关切,进一步推进了对台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在“实”“深”“细”上下功夫。全市火车站、机场、医院、重点景区等公共服务窗口均开通台港澳同胞绿色通道;与所在地居民享受购房同等待遇;台胞适龄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可申请到南平辖区内优质学校就读;享受武夷山主景区及各县(市、区)12家主要旅游景区免收门票及移动通信资费三折优惠等便利待遇。

以“情”促融 推动交流走深走实

去年,台商林樽与林伯成在光泽县鸾凤乡中坊村流转1000多亩闲置土地并租赁改造16户村民空宅,着力打造农业种植与观光旅游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我们最近开了一家餐馆,已经在试运营,你们有空一定要过来看看。”林樽已经习惯把市台港澳办当成“娘家”,经常通过微信视频向市台港澳办负责人沟通项目进展情况,遇到问题也会第一时间告知,并得到快速解决。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我市健全与台胞台商交流常态化机制,增强台胞的融入感和成就感,激活闽台共同的文化基因,推动两岸双向文化互动交流,打造两岸同胞共同文化圈、生活圈,强化情感纽带。

为促进两地文化交流与合作,去年南平打造了一系列品牌性交流平台。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茶博会上,台湾产品展位127个、参展商110家,分别比增38%、29%,参展台胞超过500名,均创历史新高。以“弘扬成功文化促进融合发展”为主题,我市举办第十一届海峡论坛南平分会场郑成功信众回乡之旅系列活动,两岸嘉宾及郑成功信众近300人参加。2019中华北苑贡茶文化节、第三届海峡两岸(浦城)大学生微视频采风活动、海峡两岸(顺昌)大学生篮球邀请赛、第五届海峡两岸(顺昌)齐天大圣文化交流活动……去年全市各地先后举办16项富有特色的南台交流活动,并邀请了1071名首次到大陆的台胞到我市参加各类参访交流活动。

在疫情防控期间,市台港澳办班子成员对所联系的县(市、区)疫情防控涉台工作实行分片包干制,采取“上下联动+电话了解+微信联系+实地走访”的方式,全面了解掌握台胞台商有关信息,主动上门有针对性将各级支持重点台企稳定生产工作方案和省“六稳”工作“24条”、南平“16条”援企稳岗措施进行宣介,帮助台资企业协调解决疫情期间用水、用工、厂房租金和产品滞销等相关诉求21件次,赠送消毒水300公斤、医用口罩1110个。

台胞台商不仅对当前疫情防控措施表示理解与支持,自觉做好防控工作,还力所能及捐钱捐物——顺昌县合亿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先后向市第一医院、市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一线工作者捐赠160台电动喷雾器及口罩﹑消毒水﹑绿仙椒等价值15万元防疫物资;南平同心商贸有限公司捐赠人民币6万元,其中1万元为公司普通员工捐赠;台胞邹莉琼女士出资提供电子体温计30支、一次性医用口罩5000个、酒精消毒液50瓶;就读于建阳二中的台商子女廖翊君将自己1000元压岁钱捐给建阳区红十字会;金门县、南投县等地企业、台胞合计捐赠了12万元……爱心善举彰显了两岸守望相助、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

实践表明,落实同等待遇、用心用情服务台商台胞是建设“第一家园”的有力保障,只有不断加强两岸经济、社会、文化交流,才能增进两岸同胞福祉,促进心灵契合,消融彼此之间的隔阂,推动两岸关系健康发展。正如金门县县长杨镇浯所说:“只要同心就没有距离,只要同源就定能融合。”

[责任编辑:陈泽宇]
深度报道 |热点专题
焦点图 | 速览天下
本网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