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平:干群一心向全面小康奋力冲刺

2020-05-20 07:49:31 来源: 大武夷新闻网 作者:本网记者 卢国华

去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要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要饮水思源,决不能忘了老区苏区人民。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找到问题根源,增强脱贫措施的实效性。

今年,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果的同时,我市脱贫攻坚战场上再次传来好消息:4月28日,福建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发布公告,曾经的“省尾”政和县正式退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至此,南平5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

如今,闽北大地上,干群一心,砥砺奋进,向全面小康奋力冲刺。

党旗飞扬汇聚磅礴力量

“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

南平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把抓党建作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原动力,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干群同心合力作用,打造脱贫攻坚“排头兵”、锤炼脱贫攻坚“急先锋”、奏响脱贫攻坚“协作曲”。

尤其是去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高质量推进基层党建的要求,创新推行机关联乡村促振兴、机关联社区促治理、机关联企业促发展、机关联商会促回归“四联四促”机制,从市县乡机关单位筛选出1695个有较强战斗力、执行力、创造力的党组织开展“一对一”结对共建,实现全市1635个行政村(含346个贫困村)全覆盖;持续开展下派村支部书记工作,做到贫困村下派第一书记全覆盖;组织发动109家企业(商会)与115个村开展结对帮扶……

优秀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集结,优质资源向脱贫攻坚一线倾斜,优良作风在脱贫攻坚一线彰显。

建阳区潭城街道考亭村在党支部的引领下,一年内完成绕城高速、水美城市等项目3000亩的征地拆迁任务,发展集休闲采摘、特色农家乐、旅游服务、园林绿化、保洁等为一体的第三产业,走出一条“组织引领、党员带头、全村参与、共同致富”的党建富民强村之路。

浦城县莲塘镇山桥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流转2600亩耕地,引入实施现代农业项目,打造种养、观光、体验、研学为一体的“十里莲塘”田园综合体。村集体每年通过土地流转增收20万元,村民通过租金收益、劳务输出、入股分红等,人均年增收1.8万元。

政和县铁山镇江上村实施“党支部+合作社+科特派+贫困户”的精准扶贫机制。“现在住上了新房子,还在农场找到了工作,日子越来越有奔头。”村里贫困户郑立标感慨地说,自己在临江四季农场做工,妻子在村里做保洁员,每年收入5万元左右。

……

绿水青山就是脱贫“靠山”

今年2月28日,顺昌“一元碳汇”平台上线试行,这个项目为顺昌“森林生态银行”开发的首个扶贫碳汇项目,即通过将贫困村(户)所拥有的林木纳入项目碳汇林管理,测算产生的碳汇量,再在线上平台进行交易,让生态得绿、林农得利。

这是我市践行“两山”理论,探索生态建设助力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

长期以来,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按照福建省委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战略部署,把生态建设作为立市之本,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在全国首创武夷品牌、生态银行、水美经济建设,让山水林田湖草茶等要素活起来,努力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把绿水青山变成强市富民的金山银山,让贫困户在生态建设中享受更多的红利。

“武夷品牌”建设,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浦城优质稻米、建阳桔柚、顺昌芦柑售价分别增长150%、80%和66.7%;全市15个品牌进入2019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单5亿元榜单;圣农肉鸡市场占有率由2%上升到10%,稳居全国第一;顺昌海鲜菇占全国市场份额70%;延平成为全国第三大百合鲜切花产区。

武夷山市五夫镇兴贤村的贫困户余世洪将家中3.3亩荷塘“存”入“生态银行”15年,每亩土地每年有300公斤干谷的收入。同时,镇里提供公益岗位,让他成为五夫万亩荷塘的保洁员,每月还有900元的工资,脱贫的目标已然实现。

……

去年底,《南平市绿色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正式出台,既总结近年来我市加快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探索实践,又形成了牵引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引导全市上下聚焦聚神聚力绿色发展,同时标志着我市的绿色发展从之前各个领域的单轨探索,进入到了全方位的并轨实践。

产业支撑答好“时代问卷”

贫有千种,困有百样。地区不同,扶贫对象不一样,工作方法也应该不一样。

易地搬迁扶贫、低保政策兜底扶贫、医疗救助扶贫、教育扶贫、对口扶贫、捐赠扶贫……随着各项政策落地落实,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0158人顺利实现脱贫,一户不落,一个不少。

脱贫不是目的,小康才是目标。

产业扶贫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的长远之计,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市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重要抓手,深入开展产业扶贫“五个一百”示范带动工程,抓重点、攻难点、强弱项、补短板,逐步形成了各县(市、区)因地制宜、符合自身特色的扶贫产业。

作为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圣农集团在扶贫上主动作为,因地制宜为光泽县中坊村、十里铺村、上屯村分别量身定制1个以上产业帮扶项目(鸡肠子加工产业、物流产业等),3个村均实现村集体自有收入突破100万元,特别是中坊村作为省级贫困村,鸡肠子加工项目带动村民就业90人,人均增收近5万元,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2018年蜂蜜产量4000多斤,赚了20万元;2019年受洪灾影响,蜂蜜产量下降,但是靠卖出的500箱蜂种,也赚了20多万元。”得益于我市的扶持贫困户养蜂项目,顺昌县洋墩乡洋坑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郑全富一举摘掉了“穷帽”。

在松溪县,万前村“百年蔗”红糖正朝着品牌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大步迈进,由过去的每公斤20元涨到300元,引领着群众共同富裕,助推乡村振兴;龙源茶庄生态景区项目是闽北首家以有机茶为主题的3A级景区,目前已形成茶产业、旅游产业、品牌建设互促互进的融合发展格局。

产业兴、百姓富,产业绿了青山,鼓了百姓的腰包。

2019年,全市依托100个产业扶贫示范村、100家扶贫龙头企业、100家扶贫产业合作社、151名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对象、100家农产品品牌企业,辐射带动贫困户就业、发展生产9237户,实现贫困村村均增收3.85万元,贫困户户均增收1.2万元。

与此同时,我市持续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整合省、市、县三级农技、畜牧、林业等科技特派员2492名、团队153个,346个贫困村实现派驻全覆盖,90%以上的村设立了科特派服务点,将科技、人才资源等要素导入农村,有效发挥科技扶贫“主力军”作用。

回望来路,南平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展望前方,南平信心百倍、全力冲刺!

[责任编辑:陈泽宇]
深度报道 |热点专题
焦点图 | 速览天下
本网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