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促消费公平 共享数字金融 金融“315”,这些提示关乎您的经济生活

2022-03-18 09:31:00 来源: 大武夷新闻网 作者:许斌 整理


3月14日至20日是银行业保险业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

记者注意到,3月14日,银保监会福建监管局一连发布了五份风险提示书,分别为《关于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的风险提示》、《关于数字金融安全隐患的风险提示》、《关于互联网保险消费的风险提示》、《关于年轻金融消费者的风险提示》、《关于规范商业银行服务收费的风险提示》,我市辖区内的各大银行及保险公司也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了相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内容。

随着银行理财进入净值化时代,理财产品净值面临波动风险,理财收益完全取决于实际投资结果,原有的预期收益率不复存在。

金融监管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一、及时转变理财观念。二、谨慎选择理财机构。近年来,部分不法机构未取得金融监管部门批准,打着“投资管理公司”“财富管理公司”的名义,直接或间接开展理财业务,诱发非法集资风险。三、合理选择理财产品。四、务必配合理财“双录”。

近年来,随着数字金融业务蓬勃发展,互联网保险产品因选择性多、投保方便快捷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但也出现了一些风险隐患。

我市金融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消费者选择互联网保险产品时,应注意核实投保平台的销售资质,切忌盲目选择导致上当受骗。消费者不要轻信互联网保险产品“高息”宣传,要认清保险的首要功能是风险保障,避免遭遇非法集资骗局。

“若发生消费纠纷,可以通过保险机构客服热线等官方渠道反映诉求,也可以通过调解或诉讼等方式解决纠纷问题。切勿通过网络不法分子等‘代理维权’,避免个人信息泄露、资金受损、失去保险保障,甚至遭受诈骗的风险。”福建银保监局提醒。

此外,监管部门专门针对年轻金融消费者单独发布一则风险提示,提醒年轻消费者树立正确金融消费观念,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理性量入为出,杜绝盲目攀比、过度透支信用额度。同时应通过提前财务规划、坚持定期储蓄等方法,适度合理消费,控制超前预支等。

对年轻金融消费者的风险提示

随着时代变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收入的跃升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年轻人也逐渐成为新消费时代的消费主力。为帮助广大青年群体树立科学理性的金融消费理念,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提醒广大年轻金融消费者:树立科学理性的金融消费理念。

一、量入为出勿攀比,理性消费不盲目。年轻消费者应树立正确金融消费观念,理性量入为出,杜绝盲目攀比、过度透支信用额度。同时应通过提前财务规划、坚持定期储蓄等方法,适度合理消费,控制超前预支。

二、刷单返佣是骗局,高息中奖藏陷阱。不要轻信“刷单返利”等非法“小广告”,注意甄别抵制各类“高薪回报”“刷单兼职”等骗局诱惑,以免遭遇连环骗局或非法贷款陷阱。不要轻信中奖、办理贷款、信用卡套现或致富信息转让等骗术,并勿向陌生账户汇款,避免财产损失。

三、勿信非法“黑网站”,办卡贷款要正规。不要轻信非法“黑网站”无本免息等虚假宣传,其中可能隐藏高息高利陷阱,甚至可能引发骗贷等违法犯罪行为。确有借贷需求时,应认准正规金融机构,科学合理负债,按时还款,避免出现信用逾期。

四、识别“防疫”骗局,个人信息要守好。防疫工作人员只会核实您的个人基本信息,健康状况、近期行程及疫情防控有关的信息,不会询问财产等与防疫不相关的内容,更不会索取验证码。请勿向“防疫工作人员”提供您的个人金融信息。

五、巧设账号和密码,不明链接勿点击。银行账户密码设置不要过于简单,不要与互联网邮箱、购物平台、游戏账户的密码设置相同。应开通账户交易通知功能,以便及时发现账户异常变动。不点击、不扫描来源不明的链接和二维码,不轻易将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加强对手机等智能终端的安全管理。

六、合同意识应树立,勿因面子悔晚矣。年轻消费者往往因社会经验不足、碍于面子等原因购买保险产品,有时对长期持续交费的估计过于乐观,或购买时未认真做好需求匹配,导致中途毁约造成退保损失。建议应结合自身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认真阅读合同条款后再行投保。

七、网络投保真方便,核实资质防诈骗。随着互联网保险产品的兴起,年轻消费者往往更愿意选择较为经济的网销产品,但部分互联网平台以非法链接方式套取信息,或者通过不实陈述、捆绑销售等方式销售保险产品。年轻消费者网络投保时应本人亲自操作,认真阅读保险条款等网页文件,确保清楚全部内容后再点击“同意”或进行“下一步”操作。

对互联网保险消费的风险提示

近年来,随着数字金融业务蓬勃发展,互联网保险产品因选择性多、投保方便快捷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但也出现了一些风险隐患。广大消费者在享受互联网平台服务的同时要注意:

一、选择正规互联网平台投保。消费者选择互联网保险产品时,应注意核实投保平台的销售资质,切忌盲目选择导致上当受骗。

二、请勿点击各类不明链接。消费者应提高网络安全意识,不随意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或随意扫描二维码,以免个人重要信息泄露、银行账号被盗或资金受损。

三、切勿轻信高额回报的保险产品。消费者不要轻信互联网保险产品“高息”宣传,要认清保险的首要功能是风险保障,避免遭遇非法集资骗局。

四、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保险产品时,要仔细阅读保障责任、保险期限、责任免除等重要产品信息,根据自身保障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理性购买合适的产品。

五、认真填写投保信息。消费者在投保时应仔细浏览页面,认真查看交费方式、自动续保等是否存在“默认勾选”的情况,避免陷入“捆绑投保”或“自动续费”等套路。

六、选择正规渠道依法维权。若发生消费纠纷,可以通过保险机构客服热线等官方渠道反映诉求,也可以通过调解或诉讼等方式解决纠纷问题。切勿通过网络不法分子等“代理维权”,避免个人信息泄露、资金受损、失去保险保障,甚至遭受诈骗的风险。

对数字金融安全隐患的风险提示

随着数字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支付、网络贷款、上网买理财、买基金等线上服务存在安全隐患值得关注。提醒广大消费者:

一、守护好您的手机银行。近年来犯罪分子利用手机银行进行诈骗的活动越来越猖獗。手机银行用户的卡号和密码一旦被他人窃取,用户账号就可能被盗用,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建议消费者妥善保管手机银行用户名和密码,不透露给他人。不要使用他人手机登录手机银行。丢失手机或更换手机号码,应立即联系银行处理。

二、守护好您的网上银行。网银用户和银行之间通过互联网传递的信息是实现网上交易的基础条件,如何确保不被第三方窃取,是网银业务安全的一个重要前提。消费者在操作网上银行后或暂离机器时,应及时退出,立即拔下移动证书(U盾),并妥善保管。同时切记不要通过其他网站链接访问网上银行,以防登录“钓鱼网站”。

三、守护好您的个人信息。要妥善保护好金融账户登录密码、取款密码和验证码,不向第三方提供相关信息。对陌生来电、短信和链接保持警惕,注意辨识网络服务渠道的真实性,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下载非官方APP。不在不安全的网络界面或者网络环境中登记身份证、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个人信息。不要随意链接不明WIFI。(许斌 整理)

[责任编辑:陈雨薇]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05001716]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