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不听话”的孩子

2023-04-19 16:44:03 来源: 大武夷新闻网 作者:

家有“幼崽”的家长常常会烦恼,不让孩子做某件事,孩子就是不听,该怎么办?“温和派”的家长担心,纵容孩子去做他们想要做的事之后,家长为孩子收拾“残局”,会不会“宠坏”了孩子?“严厉派”的家长担忧,如果靠打骂来阻止孩子,会不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

事例一:

“好好说根本不行,打一顿就老实了。”家住延平区的陈先生表示,他家的小女儿刚刚进入“恐怖的两岁”,经常靠哭闹来获取想要得到的东西,家长们好声劝说不管用,非得板起脸来教训一顿,小女儿才听话,有时候小女儿哭闹得厉害,家长们也心烦,会忍不住轻轻地打孩子一顿。但是采用“打一顿”来教训孩子的次数多了,陈先生又担心给小女儿的性格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他十分烦恼,不知道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

教育建议:

“每当看到这些问题,我想到的是,孩子为什么要用这么激烈的表达方式?他们会不会其他表达方式?”毕业于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心理学博士陈忻建议,每位家长最好用旁观者的身份来观察孩子和父母的互动,家长们可能会看到,耐心、温和的交流会带来和谐、合作;而苛刻、烦躁可能会引起孩子的愤怒、反抗。这些互动,反过来又成为互动链条上新的一环。在第一种情况下,带来的是积极的信息,孩子可能会学会平和地表达;在第二种情况下,带来的是消极的信息,孩子可能会选择采取激烈的表达方式。在两种不同情况下,良性循环的家庭和恶性循环的家庭的差别就这么产生了,孩子是不是能够通情达理的差别也由此产生。

如果在孩子哭闹着要得到什么东西时,父母没有耐心去想办法,用揍一顿“简单粗暴”暂时压下,而类似的场景经常出现,孩子经常体验到消极情绪,家里经常鸡飞狗跳,这样的环境让孩子的脾气也经常一点就爆,也越来越难以安抚。

事例二:

家住松溪县的小宁分享了一个家庭教育的小故事。“有一天我在做晚饭时,小朋友在玩水弹,结果他没弄好,水弹全撒在地上了,那一刻,他立刻嗷嗷大叫起来。”小宁说,那一刻,她感受到孩子的气愤和伤心,她赶紧跑过去说:“没关系,妈妈可以帮你一起捡起来。”孩子还是很气愤:“满地都是,东西太小了收拾起来很费劲,我不想收拾!”小宁说:“没关系,妈妈来收拾。”此时,小宁灵机一动,开始唱歌:“遇事不要急,遇事不要慌,遇事先冷静,遇事想办法,遇事可以找妈妈!”此时,孩子跟着小宁一起收拾起来,小宁问:“遇事不要怎么样?”孩子接一句:“遇事不要急!”……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小宁也将水弹全部捡了起来,后来,母子俩将水弹收拾好了,开心地击掌而笑。

教育建议:

针对这个顺利解决的事例,陈忻分析,如果是一个“简单粗暴”的父母,看到孩子的消极情绪,也许会骂他添乱(因为自己正在做饭),也许会“讲道理”:“不要叫,不要气,这是你自己没弄好啊,收起来不就行了?”(其实这个故事里,妈妈说我帮你一起捡,孩子还在继续气)。如果在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后,孩子还在气,有多少父母能够再接着想别的有效的办法?还是像开头的一些父母那样,抱怨孩子不依不饶,无理取闹?在育儿故事里,小宁继续想办法,这是建立在她了解儿童的年龄特点,不会认为孩子这个时候就是要和父母作对。当有了从心理解孩子的这个基础,自己的情绪就不会一点就爆了,就能继续理性想办法。后面的办法有效,也是基于她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基础上的。换了别的孩子,别的家庭,可能套用这个办法就不行,要想出适合自己孩子的办法。这件事情,在这个家庭,顺利解决了,没有大哭大闹,大喊大叫,也没有揍一顿。可以想见,孩子平常生活的环境就是这样的。他体验到的往往是积极情绪,也往往能越来越学会平和的方式。

小宁的讲述中,她用游戏成功化解了小朋友的二次情绪爆发,也促使他愿意主动想办法解决发生的事情,这个方法是对的。小孩子遇到事情,一下子也想不到解决办法,往往情绪先行,这是正常的。妈妈首先安抚孩子的情绪,当孩子冷静下来了,“理性脑”开始工作了,就能开始想办法解决问题了。父母经常帮助孩子练习这样的解决问题的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自己慢慢能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也能更倾向于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

当孩子不依不饶时,不少家长都知道应该“温柔而坚定”,但是具体怎么做,却没有一个具体的方向,陈忻强调,所谓温柔不仅是字面上的语气、表情温和,而是从孩子的感受出发,用爱、理解来赢得孩子的合作;所谓坚定,不是寸土不让,而是守住底线,底线之外不能越界,底线之内可以灵活。 温柔而坚定,必须要在理解儿童发展规律,理解儿童发展特点这一大原则和理念下的行为原则。

针对文章开头“严厉派”家长有时会使用打骂等方式来教育孩子的做法,果壳网主笔游识猷表示,在一些研究中,体罚孩子,很可能会引起孩子沉迷游戏。人想要感觉良好,这是一种刚需,就像渴了会想喝水,饿了会想吃东西一样。而体罚会造成什么效果?被体罚的人会感觉糟透了。疼痛,愤怒,沮丧,没法保护自己,无法控制自己遇上什么事情,觉得自己不被爱,甚至是被家长厌弃的,感受到一种彻底的失败。体罚的过程很可能一次打破人的三种基本心理需求——胜任感(我有能力),归属感(我被关爱),自主感(我能控制我的人生),经受体罚的人心情会直坠“悬崖”。普通的“用手打身体,造成疼痛但不造成伤害”的体罚,就足以造成这种效果。倘若是扇耳光、拳打脚踢、用其他物品打等等家暴行为,造成的伤害就更大。而当一个人感觉糟透了,就会本能地做点什么让自己好起来。哪怕是一个成年人,当他身在谷底,能用的精力和意志力都只有一点点的时候,能选择的让自己感觉好点的方式,一般都不怎么“积极健康”,比如吸烟、喝酒、赌博,或者用比较“省钱”的方式,比如看小说、刷视频、打游戏等。而游戏又是会自我强化的行为,所以小孩被打得越多,打游戏的次数可能会越多,越沉迷游戏。对于会打小孩的家长来说,小孩越是沉迷游戏,就越要打小孩,最后打不过小孩了,就会采取强制手段戒除“游戏瘾”,这是一个难以走出的恶性循环,家长们应警惕这种情况的发生。(李思敏 整理)

[责任编辑:杨希希]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