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产险:做实做细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2024-05-17 09:56:05 来源: 平安产险福建分公司 作者:

去年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

平安产险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做实做细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以高质量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以实际作为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作为“五篇大文章”之一,“科技金融”彰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也是推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平安产险不断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支持力度,助推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努力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金融支撑。平安产险调研客户实际需求,从科技企业经营全流程风险出发,累计开发科技类保险产品超30款,涵盖研发类、财产类、经营类、人身类和知识产权类风险保障,形成全方位科技保险产品体系。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在绿色产业领域,2024年一季度,平安产险围绕清洁能源与绿色出行,开发了平安产险化学电池衰减补偿责任保险、平安产险储能系统损失补偿责任保险,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在绿色生活领域,平安产险进一步提高新能源车险定价、销售、理赔、服务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围绕非机动车充电期间因火灾爆炸导致的相关风险,平安产险还开发了充电安心保产品,为安全、绿色出行贡献平安力量。

在生态农业领域,平安产险积极推动生态农业、智慧农业、低碳农业发展,创新开发森林遥感碳汇指数保险、鸡蛋或茶叶目标价格保险、耕地地力指数保险等绿色保险产品,助推农业产业向集约型绿色发展转变,支持农村环境有效治理。

服务经济社会的薄弱环节是普惠金融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服务“三农”方面,2024年一季度,平安产险紧紧抓住产业振兴、消费帮扶的主线,积极落实“三农”高质量发展。

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平安产险聚焦住宿餐饮、交通运输、跨境贸易、体育运动等服务民生经济的小微企业,深度挖掘产业痛点及需求,匹配专属创新产品方案。依托“平安企业宝”平台,平安产险积极发挥自身科技优势和服务平台优势,为企业提供绿色转型一站式保险解决方案,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为提升外籍人员金融服务便利性,平安产险推出针对外籍来华人员专属意外险,并提供专属陪护服务,包括安心陪诊、住院护工、家庭医生等,解决外籍人员生病无人照料痛点,覆盖意外、健康、生活三大场景。

为解决社会养老资源不足的问题,平安产险紧跟长护险政府试点安排,积极落实长护险试点工作,在陕西、山东、江苏、吉林、浙江、河北等26个省份参与承办长期护理保险项目,2024年一季度累计为212.3万城镇职工及城乡居民提供长护相关服务,待遇支付655万元。

同时,平安产险不断升级打造便捷适老服务,在营业网点设置尊老服务专区,优化门店适老化设施及服务;开通老年人专属绿色服务热线,匹配星级服务团队优先进线人工服务;对现有平台App优化再升级,在线客服全场景覆盖植入,简化老年群体的操作流程。

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数字化转型正成为金融强国建设的核心动力。“平安产险数字化转型工程”获中国人民银行2022年度金融科技发展奖一等奖,并入选2023年度中国金融信息化十大事件,数字金融建设成果获得高度认可。

2024年以来,平安产险通过以用促建的方式围绕重构科技底座、升级系统架构、数据治理、提升AI能力四方面进行突破,沉淀了10大科技数据能力,深度赋能营销、承保、理赔、服务等多个业务场景。

与此同时,平安产险积极推进科技数据能力下沉机构,加强机构侧信息科技能力建设,鼓励学习和复制优秀经验,以数字金融能力驱动机构业务发展。

(平安产险福建分公司)

[责任编辑:陈雨薇]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