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早安排“超前学习”——“揠苗助长”隐患何在?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然而,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有些家长却将这一道理抛诸脑后,表现得异常心急,总是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超前学习”成为了不少家长眼中的一剂“猛药”,他们早早地为孩子安排“超前学习”,期望能借此让孩子在学业上快人一步。
孩子们在活动课上展露笑颜
教育应因材施教
“寒假里,周围好多幼儿园大班的孩子都在学拼音、算术,甚至英语单词都能说上不少了。我担心孩子再不学就落后了。”家长林凌一脸焦虑地说。林凌的孩子刚满五岁半,正处于天真烂漫的童年。然而,周围孩子“超前学习”的氛围,让林凌坐立难安。别的孩子在知识储备上不断进步,再不“抢跑”就可能输在“起跑线”上。为了让孩子能跟上进度,林凌也打算开学后给孩子报课外辅导班。然而,做出这个决定的同时,林凌的内心也充满了矛盾和纠结,“超前学习”的实际效果如何,她的心里其实没有把握。
家长叶思琪谈起孩子的教育问题,同样满脸无奈:“教育部门对‘抢跑’是明令禁止的,幼儿园不教识字、计算,家长只好自己当‘教练’。”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都在“超前学习”,叶思琪也坐不住了,给孩子买了识字卡、拼音卡和口算练习。原本想让孩子提前接触一些小学知识,但孩子不仅学得吃力,忘得也快,对学习根本提不起兴趣。这让叶思琪感到特别失望,甚至开始怀疑起孩子的学习能力。
“过早地让孩子承受超出能力范围的学习压力,不仅可能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还可能破坏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延平区第二实验幼儿园园长郑蓉指出,家长们遇到此类困惑并非个例,她认为,“揠苗助长”的学习方式,看似让孩子在短期内掌握了一些知识,为小学阶段取得好成绩积累了一定优势,但从长远来看,可能对孩子的成长造成诸多影响。
在儿童的成长进程中,无论是身体的成长,还是心智的逐步成熟,都有着既定的顺序。幼儿教育教学也应当遵循这样的规律。此外,儿童的生长发育又受遗传、教育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每个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有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有的孩子可能在语言表达方面展现出天赋,有的孩子则在逻辑思维或运动能力方面表现突出。这种个体差异使得每个孩子的发展路径都不尽相同。因此,家长应当尊重并顺应孩子的个体差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支持和引导。教师需要以敏锐的洞察力去发现每个孩子的独特之处,因材施教。不能因为孩子在某个阶段某项发展上稍显滞后,就急于给他们贴上“学习能力差”的标签。
“灌知识”并非“幼升小”首要任务
延平区第二实验幼儿园教务处主任许珍香告诉记者,每年都会有大班的家长建议幼儿园增设写字、拼音、数学等幼小衔接内容。家长总以为,孩子多学一点,上了小学就能轻松一些。其实幼儿园一直都很重视家长们的诉求,对家长的心情表示理解,但也深知幼儿教育的科学规律。“我们常常通过家长会的形式,向家长们做好解释工作。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科学教育理念等多个角度出发,耐心地向家长们说明情况。”许珍香认为,幼儿园阶段主要是培养孩子良好的综合素质。过早对其进行知识灌输,可能会让孩子在短期内看似掌握了一些内容。但从长远来看,这可能会影响孩子对学习的兴趣,甚至阻碍他们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老师带着孩子们在幼儿园的菜地里测量蔬菜高度
许珍香带领记者来到幼儿园的一处菜园。只见孩子们人手一把尺子,全神贯注地做着观察记录。地里鲜嫩水灵的蔬菜,都是由孩子和老师们亲手栽种。当孩子们亲手用尺子去测量蔬菜时,他们就能真切地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明白不同菜苗的高矮是可以用具体的数字来表示。这种亲身体验比单纯在课堂上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要生动有趣得多,孩子们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幼儿园里,像这样实现孩子综合能力培养的活动课还有很多。老师们别出心裁地通过游戏、活动,巧妙地融入学科教育,让孩子提前对小学知识有所感知。
在幼儿教师陈雨微看来,幼小衔接并不是简单地将小学的知识提前下放到幼儿园。真正的幼小衔接,是帮助孩子在身体、心理、情感、认知等各个方面都做好充分准备。身体方面,要保证孩子有健康的体魄,具备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够独立穿衣、洗漱、整理书包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小学相对紧凑的学习节奏;心理上,要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让他们对新环境充满期待和信心,遇到困难时能够勇敢面对;情感上,要帮助孩子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懂得分享、合作,关心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认知方面,则是注重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只有家长们转变固有的观念,认识到幼小衔接不仅仅是将目光狭隘地聚焦于知识的灌输,而是以更宏观、全面的视角去看待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幼儿园阶段的孩子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自信。
过度教育影响孩子身心健康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将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标志着学前教育进入“有法可依”的新阶段。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明确,坚决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等不规范办园行为。幼儿园与小学应当互相衔接配合,共同帮助儿童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幼儿园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科学实施符合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的保育和教育活动。不得采用小学化的教育方式,不得教授小学阶段的课程。小学要坚持按照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校外任何培训机构不得对学龄前儿童开展半日制或者全日制培训,不得教授学龄前儿童小学阶段的课程。教育部表示,下一步将深入治理幼儿园、小学超前超纲教学的不规范办学行为,坚决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那些在幼儿园提前“抢跑”的孩子,真的能在小学阶段遥遥领先吗?据南平实验小学教研组老师吴雅雯观察,相比没有接触过小学知识的孩子,不少提前学的孩子,能扎实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在短期内,学习成绩遥遥领先。但从长远看,这种靠高压、大量重复练习取得的成绩难以持续。随着年级的上升,吃完了提前学的“老本”,孩子可能会出现成绩波动,产生学习动力不足、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等问题。
在吴雅雯看来,“超前学习”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能提升孩子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但“超前学习”不能和过度教育混为一谈。家长一定要在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孩子掌握学习的方法,提升学习能力。比如语文学科,可通过亲子绘本阅读,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绘本内容的选择方面,家长可以提前让孩子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发现孩子的兴趣点,激发孩子在某些领域的潜力。
“新课标”强调,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全方位培养具备核心素养的人,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探索。家长不该过度关注孩子的成绩,而忽略孩子在品德、艺术、体育、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发展,导致孩子发展失衡。幼儿就像一粒种子,撒在地里得经过阳光雨露的滋养,耐心地等待他们成长。教育也应当遵循规律,让孩子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才能为孩子的身心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本报记者 黄靓 通讯员 陈艳莉 文/摄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