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痛风为何“年轻化” 如何防治才有效
(林艺婷 制图)
“去年底突然脚痛,原以为是骨头受伤,怎么都没想到是痛风。”在延平区工作的陈先生今年27岁,体能一直很好,还曾参加了铁人三项比赛。脚部出现疼痛时,他先是前往骨外科,拍片无果后,经医生建议到风湿科就诊,没想到最终确诊为痛风。28岁的市民林先生也碰到了同样的困惑,他告诉记者,他一直以为痛风是“中老年人才会得的病”。
近日,记者走访医院发现,痛风患者发病年龄年轻化的趋势明显。作为大家眼中的“老年病”,痛风为何出现在年轻人身上?在4月20日“世界痛风日”到来之际,一起听听南平市人民医院风湿科副主任医师李其战的看法与建议。
勿因错误认知耽误就诊
据李其战介绍,痛风患病率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有所区别,但我国总体痛风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患病率为1%至3%。“只有男性会患痛风”“痛风是中老年人才会得的病”……对于这些认识,李其战给出了一组数据:国家风湿疾病数据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男性、女性的痛风患病率为15比1,女性也有患上痛风的可能性;痛风患者发病平均年龄约48岁,且近年趋于年轻化。
如今,“00后”人群因尿酸高得上痛风病例已越来越多。“00后”市民童先生就曾在16岁时因关节红肿、疼痛到医院就诊,被查出血尿酸指标高达1226mmol/L,是男性血尿酸正常区间的三倍以上。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病理基础,关节疼痛肿胀等痛风急性症状便是由高尿酸引起的。经查,童先生的右手拇指与食指均出现了痛风结石,最终被确诊为痛风。
李其战正在确认患者痛风发作的部位
很多人认为,痛风只是简单的关节痛。李其战指出,关节红肿痛急性发作只是痛风自然病程中的典型表现之一。
“传统的痛风自然病程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发作期、发作间歇期和慢性痛风石病变期。”李其战介绍道,高尿酸持续一段时间后,患者会进入急性发作期,典型的痛风常于夜间发作,起病急骤,50%患者的第一次受累关节为第一跖趾关节,疼痛进行性加剧,且在12小时左右会达到高峰,疼痛部位会有被咬噬感、撕裂感或刀割感。受累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红肿,皮肤温度升高,触痛明显。多数患者发病前无先驱症状,且症状一般在几天或两周内自行缓解。
如果是无症状高尿酸,或者痛风症状自行缓解,是否就无需就诊干预呢?这些也是常见的痛风认识误区。李其战解释道,急性发作缓解后,就会来到发作间歇期。如果没有对痛风进行有效治疗、干预原本错误的生活方式,病情会继续发展,会出现发作频率逐渐增加、发作持续时间延长、无症状间隙期缩短的情况,甚至部分患者发作后症状不能完全缓解,持续存在关节肿痛问题。
如果长期血尿酸显著升高且未受控制,病情将发展至慢性痛风石病变期,皮下出现痛风石和慢性痛风石关节炎。皮下痛风石常见的发生部位为耳廓、反复发作的关节的周围等,慢性痛风石关节炎表现为形成痛风结石、关节持续疼痛等,可致关节骨质破坏、关节周围组织纤维化、继发退行性变等。“尿酸超标,就是身体发出的警报了。”李其战建议,患者要及时就医,不要错过最佳干预期、治疗期。
痛风诱因多 年轻人常“踩坑”
“近几年,我常点外卖解决午餐、晚餐和宵夜。”陈先生回忆,近几年,他还养成了用甜饮料代替菜汤的习惯。记者采访得知,其中蕴藏了不少导致他患上痛风的“坑”。
“痛风发作有多种诱发因素,除酒精摄入多,海鲜、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摄入多外,高果糖饮料、剧烈运动等也可能引发痛风。”李其战说,饮食结构失衡有可能导致人体内尿酸的产生和排泄失衡。
尿酸是人体代谢产物之一,主要由膳食摄入和体内分解的嘌呤化合物经肝脏代谢产生,通过肾脏和消化道排泄。正常情况下,体内尿酸产生和排泄保持平衡状态。不少人们潜意识认为高嘌呤饮食会致使痛风,却忽略了高果糖食品的危害。长期摄入过量吃甜食,可能会诱发肥胖,而肥胖是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肥胖等代谢综合征还会加剧并发症、伴发疾病等共病现象。“年轻痛风患者常同时有肥胖症、脂肪肝、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问题。”李其战解释,肥胖患者易出现高尿酸,糖尿病、高血压,引发肾脏损害,降低肾脏尿酸排泄效率,形成恶性循环。痛风发病过程中,尿酸盐会沉积在泌尿系统,导致急性或慢性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进而导致急性尿酸性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肾衰竭等肾脏病变,或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科学防治需多管齐下
科学防治痛风,需兼顾止痛与“治本”。“对于急性发作期的痛风患者,我们会优先通过药物为其消炎、消肿、止痛,但不局限于此。”李其战说,“治本”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建议患者从单纯的症状控制转向个性化的长期综合管理,达到长期将血尿酸数值控制在正常范围的目标,减少尿酸盐沉积,减少关节炎发作和并发症。
痛风患者或高尿酸人群需从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多方面进行长期综合管理。例如,每天保证摄入谷薯类、果蔬、肉类等食物,通过多样且均衡营养的摄入物,合理调整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提供的能量比例。同时,需要限制摄入过多高嘌呤食物,如肝、肾、心等动物内脏,这有助于控制血尿酸的水平及减少痛风发生的概率。“大豆嘌呤含量略高于瘦肉和鱼类,但人体对植物性食物中的嘌呤的利用率低。豆腐、豆干等豆制品在加工后,嘌呤含量有所降低,可适量食用。”李其战特别提醒,一些痛风患者对饮食禁忌的认识有误区,常常“一刀切”地拒绝吃一切海鲜。实际上,海鲜中海参、海蜇的嘌呤含量其实很低,可以作为优质蛋白质来源。
“我们还鼓励患者摄入充足的果蔬、奶制品,限制果糖。”李其战解释道,维生素、植物化学物等营养成分可促进肾脏排泄尿酸,起到降低尿酸的作用。他建议患者每天摄入不少于500克新鲜蔬菜,其中,紫甘蓝等深色蔬菜应当占一半以上。由于含糖饮料、果葡糖浆、果脯蜜饯等高果糖食品可能会诱发代谢异常,并引起胰岛素抵抗,具有诱发尿酸水平升高的潜在作用,应限制果糖含量较高的食品摄入。“尽管水果中含有果糖,但水果中的维生素C、黄酮、多酚、钾、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可改变果糖对尿酸的影响,因此可以食用适量的水果。”李其战补充道,足量饮水、限制饮酒、少食生冷食品也对控制尿酸有好处。
体重管理是防治痛风的重要环节。李其战建议,超重者进行合理膳食和适度运动,推荐选择游泳、慢跑、八段锦等冲击性低的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诱发急性发作;同时,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防治痛风,不仅要针对疼痛本身出招,认知误区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也需要得到改变。”李其战总结道。
作者:本报记者 林水鑫 通讯员 唐雯晖 文/摄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