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南平分行:竹浪千重 金融赋能

2025-04-25 15:06:55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记者 许斌 通讯员 刘木香

农行建瓯支行工作人员走访雷竹种植农户( 马子悦 摄)

绵延如碧海的竹林(资料图片)

近年来,南平市围绕做好“竹产业、竹科技、竹工艺、竹文化”文章,切实将南平市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锚定千亿元产业目标,推动林竹产业“拔节有声、成长有痕”。

农行南平分行持续开展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紧扣竹产业链核心环节,在产品创新、服务模式、管理机制等方面不断探索服务全竹产业链发展的新路径、新方法,为南平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添“竹”力量。

截至目前,农行南平分行累计支持林竹产业贷款余额为26.2亿元。

赋能竹企研发

如何以“竹”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南平市充分利用境内丰富竹资源,大力开展“以竹代木”“以竹代塑”“以竹代钢”等应用推广,助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去年底,从福建杜氏木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杜氏木业”)传出好消息,公司创新研发出毛竹初加工全流程连续自动化生产线、竹复合集成材连续智能化生产线,集中解决了毛竹集中备案、初加工全流程自动化生产和设备互联互通等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该项技术的空白。

杜氏木业的研发成功离不开金融机构大力支持。早在2023年,农行南平分行得知该公司由于引进新技术、打造新生产车间需要一大笔资金,第一时间与企业负责人协调沟通、研究方案,通过省、市、县三级行联动和金融产品创新,为该公司定制了最佳融资方案,办理了长期、优惠利率的“技术改造项目固定资产贷款”,极大地节约了企业融资成本。

农行南平分行以服务杜氏木业这样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支点,服务带动周边印刷、包装、运输等相关行业发展,帮助周边林农、竹农增收致富,实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截至目前,该分行已服务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8家,贷款余额8206万元。

助推翠竹变“宝藏”

政和县作为福建省规模最大的竹具产品加工基地,有竹具工艺加工企业220余家,覆盖了茶具、餐具、家具、灯具、竹炭、竹工艺品、竹空间等七大系列竹产品3600多个品种,竹产业发展为当地企业、商户、农户带来无限商机。

“政和县不仅投资环境好,竹子资源也丰富。”返乡创业青年、政和县创艺竹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艺竹业”)总经理杨素锦向记者表示。今年1月份,为加速产品升级、拓展市场版图,创艺竹业决定改造生产线、升级设备,但缺少资金成为制约其发展壮大的瓶颈。

农行政和支行了解到企业资金需求后,主动上门服务,精准把脉,制定优化融资方案,为其提供了400万元小微企业资金支持,推动企业升级全套竹制品加工自动设备,为企业向绿色低碳、品牌化转型发展提供动力。

有了资金加持,创艺竹业和铁山镇周边20余位竹农签订了毛竹购销合同,助推老百姓的竹林从“废柴”变成“宝藏”。

呵护“林间鲜味”

在建瓯市东峰镇坤口村雷竹示范基地里,竹农陈亦强正在检查竹鞭的生长情况。他手持竹刀轻轻拨开覆盖的谷壳层,新萌发的淡黄色竹鞭在腐殖土中蜿蜒伸展,饱含着今年丰收的希望。

“雷竹种植是门精细活,三分种七分管。”陈亦强向记者介绍道。作为需要持续投入的速生经济林,雷竹从定植到丰产需要4年的时间,每年要经历3月份的催芽肥、6月份的发鞭肥和9月份的孕笋肥。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陈亦强的资金压力接踵而至。他算了一笔账:每亩年需有机肥2吨、复合肥150公斤,加上覆盖物料和滴灌设备更新,年投入超过8万元。

去年秋季,正当陈亦强为采购越冬肥犯愁时,农行南平分行“惠农e贷”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上午手机申请,下午客户经理就来现场进行了办理。”陈亦强介绍道,有了资金支持,他不仅购齐了60吨生物有机肥,还引入智能温控系统。

截至目前,农行南平分行已支持竹农5622户,竹产业农户贷款余额达7.6亿元。

[责编:陈雨薇、吴文潇(二审)、罗勇安(三审)]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