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绿色发展 做好科协工作

2014-12-17 11:10:00 来源: 南平市科学技术协会 作者:

大武夷新闻网12月15日讯 这段时间,以“体验科学,启迪创新”为主题的流动科技馆正在武夷山市举行巡展, 55件大型互动科学仪器设备吸引了当地很多学生前去探究体验。这是市科协为推动科普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开阔青少年视野开展的一项全市大型科普教育活动,巡展将为期一年,目前已完成延平、建瓯、建阳等地巡展,参观体验人数超过5万人次。

开展科普教育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科协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市科协发挥好科技智囊团、聚智引智、服务之家的作用,在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高、促进科技人才成长和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实施科普行动计划,助力城乡发展。深入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培育发展了一大批具有科普示范、致富带动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带动了特色农业、现代农业发展。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凝聚合力,推动人才成长。举办“学术年会”、“学术活动月”等活动,积极举荐表彰、宣传激励科技工作者。

——大力支持科协组织和科技工作者深入开展技术攻关,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我市地处山区,人才总量少、高端人才紧缺,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市科协负责人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以创建“院士专家工作站”为载体,柔性高端引智,聚集创新要素,提升创新水平,促进人才培养,助推产业发展。自2010年10月起至今,我市已成立11家“院士专家工作站”,进站院士及专家62名,开展项目合作29项,签约项目投资金额3.6亿元。通过这一高端平台,一批学术泰斗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专家学者,定期或不定期来我市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交流、技术指导、人才培训,有力地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发展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初步发挥了“一个院士、一个团队、一个产业”的效应。如市农科所在谢华安院士指导下,选育出17个水稻新品种通过各级品种审定。刘秀梵院士团队主导研发的“三联灭活疫苗”在圣农公司养殖场进行推广应用,每年可新增产值2000万元。


[责任编辑:黄炜莉]
友情链接: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