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夷新闻讯“一个院士、一个团队、一个产业”。我市创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四年来,在聚智借智、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我市集聚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发展的重要平台之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效益已然显现。
市科协的一个重要职能是紧密围绕全市中心工作,通过技术创新,全力服务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但是闽北山区的高校、科研院所少,高端人才紧缺,众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急需柔性引进高端智力,推动企业创新发展。2010年,我市紧抓“院士专家海西行”活动机遇,积极对接院士项目,在项目、经费、人才引进等方面对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给予大力支持。至今,已建立了11家“院士工作站”,其中设站高校、科研院所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机械(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企业3家。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使用观念;围绕我市重点产业技术需求,精选对接项目;积极细致跟踪服务,推动院士专家项目早出成效,市科协工作值得赞许。
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在众多同行中,得到学士泰斗的青睐,企业自身要有过硬素质。2010年,南平华泰汽车零部件楔横轧有限公司与我国轴类零件轧制技术主要开创者胡正寰院士合作,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其实,早在1991年,华泰公司的前身南平钢厂就与胡院士合作,采用世界前沿科技的新工艺楔横轧技术,生产机器用轴类零件。20多年的精诚合作,华泰公司已开发出近200种新产品,成为全国80多个同类项目中与胡院士合作最早、时间最久、工艺最好、开发产品最多的生产线,产品远销欧美。从华泰公司与胡院士合作之路看,企业必须强练“内功”,方能把握机遇,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