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葡萄协会荣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国家民政部批准授予福建省七个社会组织荣获“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荣誉称号。南平市葡萄协会是获奖的组织协会其中之一,此次南平市葡萄协会能从全省2万多个社会组织中脱颖而出荣获这项殊荣,得益于国家民政部和省市各级领导的对协会工作多年来的支持和帮助,也是南平市葡萄协会全体成员的努力奋斗的结果,同时也与老会长谢福鑫十几来坚持不懈努力奉献分不开。
南平市葡萄协会成立于2001年,从成立开始南平市葡萄协会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优势,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形成特点,竭尽全力做政府关注,会员欢迎,农民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实事,力求做到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办好事,免费开展葡萄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荣获“福建省十佳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福建省先进社团组织”;“南平市服务农村先进单位”;南平市中介组织“龙头企业”;“南平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示范协会”。“省十优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省科协系统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习近平、贾庆林、卢展工和尤权、徐谦、李川等国家和省市领导先后亲临闽北葡萄园视察、指导工作,对闽北葡萄产业的持续成功的发展,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所作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和赞扬。
南平市葡萄协会成立以来,积极开展科研攻关,开发创新,与福建省农科院合作的“无病毒葡萄的引进示范和推广”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红地球品种引进试验推广”、“葡萄园立体栽培示范推广”获南平市科技成果三等奖。协会还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其中新品种123个,新技术11项),特别是避雨大棚、绿色栽培、套袋技术、限产保质、山地葡萄等技术推广获得了明显效益。葡萄协会立足本地培养出一批技术过硬,专业扎实,热心为果农服务的乡村葡萄技术员。如朱坤华、王美光、刘贵道等不仅搞好本乡村的葡萄园,还跨区负责指导闽赣两省葡萄生产,这些工作有力地推动闽北葡萄产业不断发展,南平市葡萄种植面积从1984年的100株,发展到现在葡萄种植面积6.6万亩,葡萄鲜果总产量8.8万吨,产值6.5亿元的可喜成就。中国葡萄学会长晁无疾教授来闽北实地考察后不由得感叹:“想不到,在闽北山区蕴藏着这一片片生机勃勃的葡萄园”。
南平市葡萄协会根据闽北气候地理特点,组织编写《闽北葡萄栽培技术》手册,《闽北巨峰葡萄栽培历》和《闽北葡萄病虫害防治历》,印发《闽北葡萄》学术论文研讨会论文集,编发《闽北葡萄发展三十年画册》等,根据葡萄生产季节需要,编写发行《闽北葡萄简报》、《武夷生态与气象》(葡萄版)。这些葡萄栽培技术材料,为广大农户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提高了广大果农的科技文化素质。协会积极开展科普日、科技三下乡、葡萄活动周等大型科普活动。2015-2016年科普日活动,葡萄协会组织省、市专家先后到建阳、建瓯、武夷山、顺昌等地,举办葡萄产业技术培训35场,发放葡萄技术资料6600册份,8500多人次参加科普日活动,南平市葡萄协会协会先后10多次邀请日本专家中山忠治、中山鹤等专家来闽北举办葡萄栽培技术培训班,专家身传言教、手把手传授巨峰葡萄栽培,葡萄酒、葡萄醋、葡萄汁加工技术。目前闽北家酿葡萄酒达10万多户,转化葡萄鲜果5000多吨,为稳定市场销售,提高葡萄附加值,闯出一条新路子。
南平市葡萄协会虽然获得了“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荣誉称号,但我们不会满足,还要努力奋进。会长陈虞晖和老会长谢福鑫及全体理事表示:“我们要再接再厉,不断去努力,更好满足葡萄产业发展的需求,当好葡萄产业发展引领者、葡萄技术创新推动者、葡萄行业利益维护者和会员(科技户、专业户、种植户)服务者,把南平市葡萄协会办为让会员满意、政府认可、社会需要的组织民间科技组织。”(陈虞晖 林金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