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科协优势创新工作机制团结带领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创新型省份建设——访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杨江帆

2017-03-30 18:50:00 来源: 福建日报 作者:心逸 王盛彬 郑辉霖 谢宗辉 陈永镇 王科军

人勤春来早,撸袖加油干。在“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集结号下,今年省科协将围绕“短板攻坚”“前沿探索”“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等四方面发力,团结带领全省百万科技大军进军创新型省份建设,创新争先,干事担当,为建设新福建贡献智慧与力量。本报今起推出专栏《建设新福建 科协在行动》,开展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近日,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与南平市政府签订了《实施创新驱动工程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战略决策咨询、产学研深度合作、引进培育科技人才、科技精准扶贫等方面展开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南平绿色发展阔步前行。

在“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集结号吹响下,如何引领庞大的科技智力资源,服务创新型省份建设?近日,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杨江帆接受专访时表示,省科协将凝聚全省百万科技大军,主动作为,发力新福建建设。

去年,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我省要建设更加完备的区域创新体系,建成创新型省份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充分释放科技工作者这一人才资源。”杨江帆受访时说,省科协凝聚了200多万名各行各业科技专家、研发和生产一线科技工作者以及众多高水平院士,“这一庞大的智力资源群体,正是科协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独特优势,更是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力量”。

精准对接区域发展

打造一批创新驱动品牌

科协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也是科技工作者之家。目前,省科协共有省级学会151个、基层学会2092个,全省共建成乡镇(街道)科协1109个、农技协2301个、企业科协2395个、高校科协49个。

近年来,省科协充分发挥科协服务科技创新的独特作用,积极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和创新创造创业热情,组织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创新争先行动,结合各地产业特点,以创新为主引擎,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构建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创新生态为主要目标,开展各具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科技服务工作,着力打造特色工作品牌,为区域经济和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优质的科技服务。

日前,省科协下发《福建省科协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各级科协组织紧紧围绕我省总体发展规划和《福建省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发挥院士专家在科技创新中的领军作用,在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提供战略决策咨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企业科技信息服务、吸纳海外优秀科技人才、举荐培育创新人才、企业科协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

“航向准确了,接下来就是要瞄准‘靶位’,精准发力,也就是要团结带领百万科技大军投身新福建建设中去。”杨江帆说,长期以来,各级科协精准对接区域发展需求,广泛动员组织科技工作者、各级学会参与到我省创新驱动工程,并结合当地的重点产业、特色产业等,推进创新资源有效集成,形成“泉州制造2025”“中国杂交水稻(三明)育种基地”“漳州绿色食品产业群”“晋江福建省集成电路产业园”等一批创新驱动品牌。

那么,如何在地方经济发展中主动作为?杨江帆透露,省科协下一步还将打造“一市一品牌、一县一特色、一校一样板、一院一基地”,促进各地加快培育发展一批新产业、攻克转化一批新技术、构筑提升一批新平台、融合催生一批新业态、推广应用一批新模式。

把脉问诊

“院士专家八闽行”常态化

院士是稀缺的高端人才资源。全国现有“两院”院士仅为1800多名,两年一度的院士增选还不到百名。福建省内院士数量少,高端人才资源缺乏。如何请得来人,留得住心?杨江帆说,省科协秉承“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实施了“借梯登高,借智成势,借才兴业”的一系列举措。

从2002年起,省委组织部、省科协精心策划,开启了“院士专家八闽行”,由此启动了持续助推福建跨越发展聚才引智工程。14年来,“院士专家八闽行”纵横八闽大地九设区市的78个县(市)区,院士、专家的足迹踏遍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贫困山区、海港海岛。

2015年11月,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副院长刘旭率领杜祥琬、孟伟、侯立安、郝吉明等40多位院士专家,深入南平、宁德、泉州、龙岩调研,召开“生态文明建设若干战略问题交流会”,了解福建生态文明建设进展与经验,探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战略问题,以推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建设。

据统计,2016年来闽参加各类活动的院士达174人次,专家达951人次,带来项目169项,签约56项,承接技术难题46项。

一方面,与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等部门共同推进“院士专家八闽行”常态化。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将单向服务拓展为双向互动,将短期服务拓展为长期合作。2016年全省新认定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29家,目前累计认定省级工作站174家,全省9个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全覆盖,县区覆盖率达81%。进站院士155名,携团队专家1066名,带领建站单位科技人员1610名,合作开展项目551项,涵盖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十几个福建省重点、新兴和主导产业。

“未来,我们科协还要争取为省内每个地市的支柱型产业引进院士项目成果,进一步扩大创新驱动的受益面。”杨江帆书记坚定地表示。

近两千项科普活动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天上的云彩千姿百态,卷积云、高积云、高层云……你知道它们的名称与特点吗?近日,在省科技馆举办的“观云识天”气象科普活动中,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辨别不同云的方法。其实,像这样的科普活动,全省科协系统去年共组织开展1800项、参与群众达980万人次。

从事科教工作数十载的杨江帆认为:“科普信息化是科普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要寻找适合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机制。”目前,省科协已被中国科协列为全国科普信息化建设综合应用试点单位,全省11个科技馆建设有VR体验中心、开发15项VR科普体验内容,启动了福建科普智慧云项目建设,推进科普中国e站建设,在全省城乡布设科普互动大屏。

“科学普及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杨江帆认为,只有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才能源源不断地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科技创新人才。“当然,科普工作需要动员全民参与科普活动,才能实现到2020年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至10%的目标。”

今后,我省要进一步加大科普创新力度,支持科幻、游戏、动漫等新科普创作,培养科普信息化专门人才,借力社会网站的人气和平台,抓住群众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让科学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实施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激发“双创”蓬勃活力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建设新福建的未来新生力量。多年来,省科协、省教育厅等部门十分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16年,我省青少年在国内、国际各大科技大赛中斩获佳绩,创下了历史最好的成绩——第16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的总成绩和金牌总数居全国第一;第9届国际可持续发展工程奥赛获银奖;第67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获三等奖;第28届国际信息学奥赛获银牌;第13届世界青少年机器人奥赛总决赛初中组季军等。

对此,杨江帆信心百倍地表示,今后,我们将联合有关部门推动创新校内青少年科技教育模式,尽快建立校内外融合的科技教育体系,培养更多学有专长的青少年。

“同时,我们要大力举荐青年科技人才、院士人才,激励和释放科技人才投身创新争先的热情,也是创新驱动发展引擎的一个重要加力来源。”杨江帆表示。去年,省科协举荐2名优秀科技工作者分获“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对于我省科技人才荣膺全国顶级奖项,杨江帆倍感欣慰。

今后,如何让更多的青年人才脱颖而出?近年来,省科协实施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每两年评选表彰福建省优秀科技工作者30名,每年评选表彰运盛青年科技奖、紫金科技创新奖各10名,从而搭建了青年人才职业成长的支持平台。尤其是,做好福建院士人才储备与推选工作,挖掘省内具有优势的后备人选,搭建平台,为他们参与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创造条件,提升后备人选的专业知名度和影响力。

为了迎接5月30日首届“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杨江帆透露说,省科协正在精心筹划各项活动,突出“创新争先”主题,围绕“短板攻坚”“前沿探索”“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等4个方面,综合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动员组织全省百万科技大军进军创新型省份建设中去,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贡献智慧和力量。  (心逸 王盛彬)

南平科协:推动科技精准扶贫

走进浦城县山下乡小溪村,这里的科普学校格外热闹,毛竹专家李荣芳又来给村民上课了。李荣芳走上了讲台,坐满50多个毛竹种植大户的教室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如何调整竹山结构?如何加工竹笋?李荣芳教得认真,村民们学得入迷,不时还有人举手提问。这样的场景在南平的乡村常常出现。这已是南平市科协举办的第8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了。

近年来,南平市科协在科技精准扶贫上发力,组织各级农技协专家、科技特派员开展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近2年累计开展培训230余期,培训职业农民、返乡创业青年上万人。积极培育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以来,累计建立678个科普惠农服务站,1054个科普惠农宣传栏,培育国家、省级先进集体和科普示范带头人175个,近2年为群众提供科技咨询、技术培训3万人次以上。

眼下,南平市科协正着力整合科普资源,筹建首批340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同时,计划开展150期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培养留得住农村实用技能型人才。       (郑辉霖)

莆田科协:科普进农村进海岛

“哇,这里有很多以前没见过的科教展品,真好玩,还能学到不少知识!”最近,莆田市流动科技馆巡展活动挺进湄洲岛时,大受孩子们欢迎。

VR体验、机器人表演、激光琴……一群海岛上长大的孩子见到有趣展品,这摸摸,那动动,十分激动,争先体验。

让农村边岛的孩子们“零距离”体验科学的魅力,提高科普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据了解,流动科技馆巡展活动自2014年9月启动以来,先后在莆田荔城、涵江、仙游等县区推开,已累计为全市30多万中小学生和基层群众献上一场场科技盛宴。

据莆田市科协主席郭荔花介绍,全市科协系统每年投入100多万元资金用于农村边岛的科技教育工作。同时,通过培训农村科技辅导员、组织市科普讲师团下乡、城区科技基地校与农村校结对等方式,不断推动城乡科技教育一体化进程。目前,全市参与机器人活动的学校已由2013年的5所发展到38所,其中农村校占40%。   (谢宗辉)

泉州科协:院士助推民企转型升级

福建冠兴皮革有限公司是一家扎根于石狮的大型民营企业。在迅猛发展后,企业遇到了发展的技术瓶颈。2011年4月,泉州市科协为冠兴公司寻来了“良医”——中国工程院石碧院士,并促成双方签订合作项目,在企业挂牌成立院士工作站。

多年来,泉州市科协积极引才育才聚智,在服务民企转型升级中,着力为企业和国内外院士、专家团队牵线搭桥,做好前期对接交流,重点组织突破战略性、引领性、共性的关键技术项目对接,促进项目成果在民企中转化落地,为打造泉州民营经济升级版注入强劲动力。截至目前,泉州科协共推动民营企业组建院士专家工作站33家,累计带动企业年新增产值达12.56亿元。

冠兴公司院士工作站成立以来,双方合作开展了“制革废弃皮屑高附加值利用开发”、“高吸收铬鞣和废液循环利用技术”等一系列项目,使公司制革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率达到80%以上,中水回用达到50%,每年节水近30万吨,每年节省污水治理成本约120万元。

此外,在民营企业中成立企业科协,引导企业科协围绕公司经营开展创新系列活动,进一步促进企业提质增效。     (陈永镇)

漳州科协:科技服务供给侧改革

漳州市科协把科技服务供给侧改革作为重中之重,着力在服务网络、特色产业、成果转化上下功夫。

建立健全服务网络。主动拥抱互联网+,成立漳州市企业创新服务中心,科技服务专业拓展到20多个;建立科技专家库,网络服务组织受聘专家300多人。拓展与高端技术对接渠道,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26家;成功举办10多场(次)大型推介对接活动,先后邀请两院院士90人次、100多个不同领域的学会专家来漳调研对接。

做优农业特色产业。搭建高端平台,促进企业与院士专家合作项目深度对接,提升农业特色产业。仅邓秀新院士专家工作站,就研发、推广应用新技术5项,科研成果落地转化3项,培育新品种2个等;蜜柚果农年均收入比建站前增加2800元。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工程引智聚贤、借梯攀高,促进院士专家与企业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如,漳州市政府、东山县与中国海洋大学就加强产学研深度合作,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等。 (王科军)

[责任编辑:陈琳]
深度报道 |热点专题
焦点图片 | 速览天下
本网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