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点亮校园 创新放飞梦想 建阳一中一项目获省级一等奖
姓名:翁涵
学校:建阳第一中学
成绩:福建省第32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翁涵向来宾介绍木材清边机的运作原理
近日,在刚刚落幕的福建省第32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复赛中,建阳一中科技教育实验班高一学生翁涵的参赛项目——《一种高效安全的木材清边机》夺得省一等奖。
作为“福建省科技教育基地学校”,建阳一中每年都要举办科技创新比赛,每次将比赛获得一等奖的作品送省上参评。去年9月,刚刚入学的翁涵就产生了设计一架安全的木材清边机的想法,这源于他亲眼目睹的一次工伤事件。
翁涵的父亲是建阳区三和机器厂的一名技术工人,一次暑假,翁涵到父亲工厂参观,突然一位锯木拆边工人的手被清边机割断。
目睹这一血的教训,对他触动太深。“当时我就在思考,为什么工人锯木要放在外边而又没有防护罩呢?为什么要等机器完全停下才能放置木板呢?是不是能通过改良,让设备高效又安全?” 翁涵告诉记者,真正让他有信心把想法落地的是一次夏令营游学。
去年7月游学,他有幸到美国一家工厂参观学习,仔细观察工厂设备后饶有兴致地向师傅们请教,作好笔记,正是这些先进的技术,对他的项目研究有了很大的启示。
进入建阳一中科技教育实验班后,翁涵把这一想法与他的指导教师林良瑜进行了交流。林良瑜老师介绍说,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木材清边机,其锯片直接裸露于机器两侧,实际使用时,极易造成安全事故。同时,锯切是通过电机正反转控制锯片前进后退来实现锯切的,要等机器完成停下才能进行板块放置,因此生产效率很低。要解决生产安全问题,又要提高生产效率,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工程师、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在翁涵博采众长,刻苦攻关,首先解决了安全问题——即使用普通气缸推动锯片上升,机器工作时,锯片上升到工作台上方,锯切完木板后,锯片藏于工作台下方,锯片只在工作时露出一点,保障了生产的安全性。而后,翁涵使用磁偶式无杆气缸带动锯片锯切,锯切完木板后锯片降于工作台下方并且回程,因此,当锯片降到工作台下时,操作者即可开始换板,不必等到机器完全复位再换,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耗时一个月,花费4000多元的设计成本,翁涵的设计项目《一种高效安全的木材清边机》终于获得成功。在3月17日举办的福建省第32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一种高效安全的木材清边机》摘得桂冠。
据了解,近几年来,建阳一中出台了表彰和奖励办法鼓励师生科技创新,使该校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结出累累硕果。该校获国家、全省奖项达到209人次。学校也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福建省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组织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2013年9月,建阳一中又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普通高中多样化改革试点实验学校,试点项目是《创新培养模式——学校科技教育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