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浦城县源头村全面整合山水林田,带动产业发展,村民致富
浦城县山下乡源头村生态环境良好,山、水资源丰富。在实行河长制以来,该村在福建农林大学旅游学院的指导和帮助策划下,依托丰富的自然、人文等旅游资源,全面整合山、水、林、田和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以源头溪风光、“飞龙瀑布群”和生态公益林为载体,点线面串联,做亮乡野美景、做活源头之水、做响柔美家园”, 合理布局乡村旅游项目,从而带动产业发展,村民致富。
山下乡有山地面积17687亩,其中毛竹林7000亩、用材林3692亩,水土涵养生态保护林3828亩。境内小溪山泉流淌,奇峰怪石嶙峋;林区内有红豆杉、银杏等珍贵树种,还有白鹇、猴子、岩蛙等野生动物;村里盛产笋干、竹荪等农特产品。据了解,这里的村民向来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优良传统, 河湖林田保护被列入该村的“村规民约”,村民形成了统一的观念:大自然的青山绿水就是一座座金山银山,就是财富的活水源头。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源头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先后进行道路扩建,村容整治,建起了农民公园、老人幸福院、生态水系长廊,修葺“飞龙瀑布群”沿线步道和景区休闲凉亭……以乡村旅游带动乡村建设,让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将乡村建设与景观打造相结合在一起,让生产、生活、生态与旅游发展有机融合。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这里的乡村一体化已逐渐提升。
随着村庄环境的优化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村子也变得越来越热闹,来旅游的人多了,村里的笋干、竹荪、蜂蜜等农产品成了人们旅游购物的首选。据介绍,今年该村特产的2000多公斤“贵妃白玉笋干”,目前已全部销售一空。“仅‘贵妃白玉笋干’这项产值就达40余万元,加上其他春笋、冬笋和竹荪等,仅竹产业的产值就达400余万元。
下步,该村还将对村里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升级包装,完善各方面基础设施建设,让游客来到这里住得舒适、玩得开心,农家特色产品买得放心,让源头之水成为财富活水。”
(浦城县河长办达新华、浦城融媒体中心柳志勇、张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