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市大竹镇洋坑村入选小流域水环境治理案例

2020-09-21 11:39:32 来源: 邵武市河长办 作者:

由福建省乡村生态振兴专项小组、福建省生态环境厅主编,从全省各地推荐上报的绿盈乡村建设案例中,筛选出了2020年第二批52个生态扶贫成效突出、示范效益明显的村庄案例。南平市8个村入选,其中邵武市大竹镇洋坑村入选【“绿盈乡村”建设⑧】小流域水环境治理案例。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近年来,南平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绿盈乡村”建设为抓手,梯次推进绿化、绿韵、绿态、绿魂的乡村生态振兴村建设,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重点促进产业兴旺,以生态文化培育为基础增进乡风文明,以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共享为目标取得治理实效,走出了一条建设生态文明和脱贫攻坚相互促进的路子,涌现出了一批好经验好做法。

“还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着力补齐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短板,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康社会”。康社会”。

洋坑村系大竹镇第一大村,全村741户2828人。大竹溪从洋坑村境内穿流而过。“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曾经的大竹溪水患严重,水生态环境面临较严峻破坏,产业结构不优,农民增收办法不多,来源比较单一,脱贫攻坚势在必行。近年来,洋坑村通过“综合治理、管护结合、农旅融合”等方式,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同时依托良好生态本底,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

▲洋坑村洋坑桥河道阶梯

系统治理保水土

实施大竹溪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对村庄水土流失严重区域进行生态护岸修筑。在水源保护区内的荒山林地种植生态林,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建设生态安全水系,进行河道清障、生态格网挡墙建设,完善大竹溪全段生态护岸、生态滨水步行道,将河岸两侧黄土裸露地绿化,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0公顷。

管护结合净水质

在人口集中小组建设高负荷地下渗率污水处理设施,在边远小组覆盖化粪池户厕改造模式,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同时加强大竹溪河道管理,实施村级河段长、河道专管员、环保网格员巡河机制,重点打击河道“四乱”、非法电鱼等行为;开展“巾帼志愿护岸活动”,清理河岸垃圾,同时对沿途居民发放资料开展护河环保知识宣传,劝导农户圈养鸡鸭鹅等家禽,引导资源化利用畜禽粪便,形成全民护河的浓厚氛围,减少日常生活生产对流域水质的影响。大竹溪水清了,鱼多了,水质从Ⅲ类水提升至Ⅱ类水。

田间耕作的农民与上下环绕翻飞的白鹭和谐共处相映成趣

农旅融合助发展

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先后完成360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及土地平整,实现“田成片、渠相连、路相通”,有效提高土地抗旱能力,增强土壤蓄水保土功能。积极招商引资,建立樱花虹景区,并从日本引进茶梅发展种植,令游客在冬季也能体验到不同的生态美。通过“苗客”App售卖景区门票,并提供树苗认种、订单种植等线上体验方式,丰富了“互联网+农业+生态休闲旅游业”线上线下体验内涵。同时,庄鼎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与镇26户贫困户(洋坑村1户)签订帮扶协议,土地流转、参加劳务等形式,带动贫困户增收,全力助力脱贫攻坚。

洋坑村坚持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环境优美与致富共赢的发展路子,助力脱贫攻坚。每年冬季,村里樱花虹景区里的一片茶梅竞相绽放朵朵红花,光彩夺目,在漫长的冬季里为山乡构筑出一道春意盎然的花海景观。


[责任编辑:陈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