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花绽放田野大地——南平市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23周年综述

2022-08-31 17:14:01 来源: 大武夷新闻网 作者:许志平/文 黄杰敏/摄

■23年来,南平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一届接着一届干,持续深化创新,推动我市广大科技特派员发挥党的“三农”政策宣传队、农业科技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带头人作用,努力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基层科技创新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为全国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发展做出南平贡献。

■23年来,发端于南平市的科技特派员制度经历了星火燎原、完善推广和巩固深化阶段。2012年,“科技特派员”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标志着科技特派员制度从地方实践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制度安排。2018年11月,“南平市连续19年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助力精准扶贫”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并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福建影响力”优秀案例。2019年,全国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总结会议上,南平市的科技特派员工作又获通报表扬。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平考察,殷切嘱托“要很好总结科技特派员制度经验,继续加以完善、巩固、坚持”;“要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让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为新时代科技特派员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夏秋之交,骄阳似火。武夷山市五夫镇,一片平整整、绿油油的水稻田望不到头。市农科所研究员江文清带着优质稻种科研攻关团队顶着烈日,泡在这片水稻田里,专心他们的研究。由江文清领衔的南平市农科所科特派团队常年坚守于此,不断攻关水稻制种科研,取得19项国家专利、5项水稻品种权。

科技特派员制度源起南平、兴于福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怀指导、亲自总结提升的农村工作机制创新。1999年,南平市选派了第一批科技人员下基层服务,开启了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先河。

20多年来,南平市与时俱进推动科特派制度创新,实现了城市对农村的有机嫁接,培养锻炼了一支对农民有深厚感情、能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

放活选派机制

——构筑新型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23年来,我市着力“派活”,坚持“高位嫁接、人才下沉”,以制度创新推动人力资源整合,推动从单人单点服务向组团联动服务转变,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绿色高质量发展输送了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基本构建了个人、团队、法人为一体的科技服务网络。全市累计选派1.78万人次科技特派员下基层服务,引入团队科特派1383个、法人科特派69个,实现导入人才资源的倍增和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

拓宽选派渠道。通过高端“引”、机关“派”、基层“培”、社会“聘”并举,构建上有高校院所专家、中有企事业专技人员、下有乡土人才的“宝塔型”科技人才服务体系。23年来全市累计选派(认)1.74万人次科技特派员下基层服务,选派(认)法人科特派45个、团队科特派1330个。

突出高位嫁接。先后对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中国工程院、浙江大学等300多家知名高校、科研单位,引进高端科特派2000多人次。市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及重点企业围绕茶、竹、水等优势产业和食品、旅游等“3+4+5”重点产业集群,有针对性地补充引入20余个涉及茶、竹、鸡等产业高端专家团队导入平台,设立13个科特派院士专家工作站,通过平台资源支撑引导团队服务全市产业。如,江南大学陈坚院士团队、中国水稻所胡培松院士团队、福建农林大学廖红团队等。

突出精准选派。针对原来存在的点对点服务覆盖面窄、资源浪费的现象,加强了精准对接、精准选派,在推动科技特派员在服务一产的同时,向二产、三产延伸拓展,从单一科技服务向综合服务拓展,从节点服务向全链条服务拓展。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的重要指示,在今年推荐省级科特派工作中,我市聚焦茶产业种质培育、生态种植、智能加工、智慧茶园、品牌运营等茶产业全链条生产环节和茶文化发展的技术需求,精准匹配对接35个团队,以科技赋能助力茶产业、茶文化创新发展。

23年来,我市广大科技特派员带着任务和责任扎根基层一线,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奉献才智,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目前全市共有在岗科技特派员1589人,团队715个,法人26个。科技特派员服务范围涵盖了全市所有的行政村,涵盖了“3+4+5”重点产业和“五个一”特色产业,涵盖了“武夷品牌”“生态文明”“传统文化”等重点领域,全市所有乡镇实现了科技特派员驻点全覆盖和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全覆盖,90%的行政村设立科特派服务点。在服务发展的实践中,形成了“科特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科特派+下派村书记”“科特派+流通助理”等多种服务模式,使科技特派员制度始终充满生机活力,得到广大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欢迎。

突出项目抓手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邵武永太公司科特派团队成功开发出的新一代锂盐电解质材料—双氟磺酰亚胺锂,具有电导率高、热电稳定性好、循环性能好、安全性能好等优点,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六氟磷酸锂的更优选择对象,公司目前正推进该成果的项目技改,预计2023年初可形成年产4万吨的生产规模,企业产值可实现20亿元以上,产品将供应给宁德时代用于锂电池下代产品生产。

突出项目对接,依托院市、校地合作渠道,以及各种项目成果对接平台,科技特派员在我市累计实施科技项目1.8万项。

截至目前,永富农业公司与中国水稻所、市农科所科技特派员团队通过项目合作,取得19项国家专利、5项水稻品种权,年平均销售水稻种子100多万斤。加大产业关键技术的协同攻关力度,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这是我市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所着力探索的。

近年来,在公司科技人员与科技特派员团队协力攻关下,圣农公司培育出10多个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原种新品系,在此基础上研发的配套系“圣泽901”通过农业农村部新品种审定,打破了国外种质资源垄断,累计推广“圣泽901”父母代种鸡1000多万套,商品代肉鸡10亿多羽,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0%,到2022年底将具备年1750万套父母代种鸡的供种能力。着力技术攻关。在科技特派员助力下,我市突破了白羽肉鸡育种、杉木育种、百合种球培育等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

23年来,我市科技特派员累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6万项(次),科技对农业增长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同时,有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效益超100亿元。

强化科技支撑

——推动巩固脱贫成果和农民增收

酷暑时节,天气炎热难耐,但我市最早一批科技特派员之一的高允旺,仍不辞辛劳、四处奔波,推广竹荪种植技术。

作为顺昌县大历镇一名普通农技员,20多年时间里,高允旺潜心推广竹荪栽培新技术,使当地乃至周边地区的竹荪种植面积从小到大,发展到3万多亩,带动贫困农户103户368人稳定脱贫。

高允旺是奋战在闽北农业战线上千百个科技特派员的缩影。23年来,我市科技特派员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作用,帮助全市3.7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个省级贫困县和346个贫困村“摘帽”。

曾雄香,建阳区的一名普通农民。他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桥梁作用,将技术、信息、资金、管理等关键要素导入农村,推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全面提升产业规模和层次,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从一个“庄稼汉子”成长为“水稻工程师”,完成了从依靠科技特派员到成为科技特派员的华丽转身。

23年来,我市广大科技特派员以推动产业升级为己任,积极发展设施农业、生态绿色农业和休闲养生农业,推动打通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机衔接的关节点。他们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传播者的作用,积极“授人以渔”,培养当地人才,共举办培训班15万多期,培训620多万人次。培育和造就了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力产业升级,涌现出“榛仙”詹夷生、“葡萄仙”谢福鑫、“茶仙”刘国英、“米仙”江文清、“竹仙”林振清等一批优秀代表,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发展家庭农场2650户、专业合作社3635家、龙头企业153家,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8%,增幅多年居全国全省前列。

完善市场运作

——搭建要素保障服务平台

致力于搭建金融、信息化、教育培训等平台,促进供需有效对接、科技精准导入。这是23年来南平市委、市政府推动的科技特派员机制创新所做的不懈努力。

打造金融支撑平台。近年来,每年我市除安排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专项计划资金6200万元,以及福州每年支持的1500万元专项资金外,通过推动政银担共同发力,由政府出资引导建立4000万元规模风险补偿资金池,放大放贷规模4亿元,综合叠加“五增信、双降本”金融政策组合拳,有效实现科特派技术服务、农业保险、农业担保、科技项目、风险投资五增,实现支农再贷款、绿色金融双降本。

我市还持续推进科特贷产品创新迭代,实现免担保、免质押、低利率放贷,截至目前,科特派专项金融已累计放贷超1.8亿元,为科特派在闽北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我市的“科特贷”工作创新受到科技部农村司充分肯定,即将以中组部向160个乡村振兴重点地区选派科技特派员服务团为契机,向全国推广南平“科特贷”做法。

打造教育培训平台。2019年,依托南平市委党校,我市专门成立了科技特派员学院。三年来,科技特派员学院建设进展顺利,“师资库、课程库、教材库”建设和现场教学点升级改造正在积极推动。学院构建了专任教师、客座教授、聘用人员“三位一体”的师资队伍。自成立以来,学院已对省内外科技特派员开展了12期专题培训,累计培训1500余人次。与此同时,我市还建成“科技特派员制度展示馆”,截至今年6月,累计接待省内外参观者119批3093人次。

今年3月21日,科技部农村中心、福建省科技厅和南平市人民政府又就共建“全国骨干科技特派员(福建南平)培训基地”签署了协议并举行了揭牌仪式。3月至5月,依托全国培训基地分别成功举办了茶产业、食用菌产业和蜂产业3期全国骨干科特派培训班,来自浙江、陕西、云南等17个省500余名学员参加了培训。

不仅如此,我市各地还从实际出发,积极推动对科技特派员给予社会化服务。延平、光泽、建阳、邵武、武夷山等地成立了科技特派员协会,开展科技特派员志愿服务、技术需求对接、业务培训、组织外出学习考察等工作。累计举办各类活动600余场次,完成技术需求和成果对接3000多项,培训5000余人次。

完善制度体系

——强化政策引导支持力度

23年来,我市在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过程中,始终坚持加强科技特派员政策的研究制订,持续完善管理制度,多方位、多层次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扎实开展。

强化政策供给。先后制定《中共南平市委、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意见》《深化创新科技特派员制度十项措施》《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措施》《深入推进新时代科技特派员制度3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一批重要政策文件,持续从政策上突破、机制上推动、待遇上保障,树立鲜明的基层导向和实干导向。

23年来,全市累计有1788名科特派参与建立利益共同体,累计有1300余名科特派得到提拔重用,近3000人次获得各类表彰和奖励。南平市探索实施的科技特派员利益共同体备案制被省委、省政府写入今年3月份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服务乡村振兴的若干措施》政策文件中。

创新工作机制。2021年,对市级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充实加强,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并建立综合协调、政策研究、组织人事、宣传报道、金融服务和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指导等6个工作组和X个相关事项职能部门组成的“6+X”联席会议落实机制,形成“主要领导统筹,分管领导主抓”和“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

推动标准化管理。出台《南平市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建立科特派日常工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推行线上服务积分制,加强分类管理、动态监测,并将科技特派员工作纳入全市绿色发展与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同时,以推动科技特派员管理和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为目的,由我市制定福建省地方标准《科技特派员服务规范》于2021年底发布实施。建立一体运作机制。坚持以“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为基本工作思路,加强统筹协同,推动科技特派员、下派村党支部书记、流通助理一体运作,整合金融助理、挂钩帮扶干部、党群工作者等队伍力量,组建乡村振兴发展服务队伍,推进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对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2021年,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深入推进新时代科技特派员制度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总结、完善、巩固、坚持”为基本脉络,明确18个方面63项具体工作任务,提出了多项创新举措。进一步推动我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在原有基础上更加夯实,科技服务更加精准,示范带动效应更加显著,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更加凸显。(许志平/文 黄杰敏/摄


[责任编辑:黄炜莉]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