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解读|三十九种药品平均降价百分之五十六——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看点解读

2023-04-03 11:15:00 来源: 新华网 作者:沐铁城 彭韵佳

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3月29日在海南陵水落下帷幕,产生拟中选结果:39种药品采购成功,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6%,按约定采购量测算,预计每年可节省费用167亿元。

首次纳入肝素类产品、“一主双备”供应模式、同一品种多家企业中选……2023年首次国家组织药品集采,诸多亮点备受关注。

肝素类产品首次被纳入集采 患者将有更多选择

本次集采涵盖抗感染、心脑血管疾病、抗过敏、精神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群众受益面广。其中,治疗早产的阿托西班注射剂集采前单支价格超过千元,此次集采降至平均240元/支,价格降幅达80%。

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院长助理蒋昌松说,肝素类产品常用于防止血栓形成或者栓塞性疾病,在心梗、透析等治疗中都有使用,纳入集采能让更多患者受益。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党委书记岳小林介绍,肝素类产品中有一部分属于短缺药,通过集采可以给生产企业足够的市场,同时帮助医院在短缺药品的供应上明确厂家和供应商,稳定短缺药品供应。

根据国家医保局此前发布的《关于做好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药品集采覆盖面将持续扩大,到2023年底,每个省份的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累计达到450种,其中省级集采药品应达到130种,化学药、中成药、生物药均应有所覆盖。

“一主双备”供应模式 更多药品价格降低

通知明确要加强中选产品供应保障,发挥好带量采购对于稳预期的作用,探索提升短缺和易短缺等药品保供稳价水平。

对于氨甲环酸注射剂等临床急救药品和短缺药品,第八批集采首次采取“一主双备”供应模式。

“普通药物采取‘一个主供+一个备供’双保险,保证及时供应。”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药学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副教授江滨说,为保障急抢救用药和短缺药的临床及时供应,相关管理要比普通药品更为严格,“一个主供+两个备供”将使这些药品用得上、用得及时。

江滨介绍,与此前不同的是,第二备选企业将由各省医保部门选择,给予各省自主选择权,结合本省实际用药特点等选择合适的备选企业,尽可能保障临床供应。“这既能照顾到中选企业的积极性,也能照顾到地方用药的特点,是创新的政策设计。”

2022年,全国通过省级医药集中采购平台网采订单总金额10615亿元,比2021年增加275亿元。此前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平均降价超50%,占公立医疗机构化学药和生物药采购金额超30%,老百姓常用药品价格进一步降低。

同一品种多家企业中选 采购周期优化

通知提出,鼓励同一品种由多家企业中选,促进价差公允合理,并统一采购周期。

此次集采共有251家企业的366个产品参与投标,平均每个品种有6.5家企业中选,供应多元化和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包括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剂、丙戊酸钠注射剂在内的药物有多家中选企业,为临床使用提供更多选择。

与第七批不同,第八批国家药品集采对所有品种统一采购周期,各品种各地采购周期自中选结果执行之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采购周期内采购协议每年一签。

江滨表示,这意味着中选企业采购周期是可预期的,能把更多精力放在保证药品质量与供应上,提高患者用药可及性。

海南省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贾宁表示,截至目前,海南已经跟进前七批国家组织集采的294种药品,外加省级联盟集采的489种药品,累计参加集采的品种达到783种,落地集采品种数排名全国前列。

2018年以来,国家医保局组织开展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共纳入333种药品,平均降价超50%。患者将于2023年7月享受到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的相关中选产品。(据新华社海口3月30日电)

作者:□新华社记者 沐铁城 彭韵佳

[责任编辑:姚心妮]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