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理念|有了“食安封签”,外卖吃着更放心
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点外卖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一份份外卖带来方便的同时,如何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这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为提升网络餐饮食品安全度,降低风险,让消费者线上点得放心,线下吃得安心,6月14日,南平市市场监管局印发《实施方案》,决定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使用餐饮外卖“食安封签”。今后,消费者点外卖时,如果发现外卖包装上无封签,可以拒收。
出餐封贴,护航外卖食品安全“最后一公里”
外卖配送是整个网络订餐流程的中间环节,向上连接的是餐食生产的商家,向下连接的是餐食消费者,因此,完善配送环节管理,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消费者的权益,从而助力行业良序发展。而“食安封签”的使用,就相当于为消费者的餐品加上了一把“安全锁”。
所谓“食安封签”,是为防止网络订餐食品外包装在配送过程中遭人为或意外破坏、启封所使用的一次性封口包装件。“食安封签”采用一次性特殊材料制作,商家在为餐品打包时必须贴上,一旦被外力破坏便不可复原,并留下永久的痕迹。消费者便可据此判断外卖在送达前有没有被拆封。
可别小看了这张小“标签”,它能保证外卖在配送过程中的绝对密封性,有效杜绝餐食在配送过程中受到人为或意外因素的污染,护航外卖食品安全的“最后一公里”。
本月起,“食安封签”逐步推行
“食安封签”什么时候开始在我市广泛使用?记者了解到,根据《实施方案》,6月中旬至7月中旬,我市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采取通知、通告、约谈、动员会、推进会及线上宣传等多种方式,结合签订食品诚信经营承诺书,会将推广使用“食安封签”的目的、意义和有关工作要求,向辖区内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运营商)、涉订餐服务电商平台、餐饮商户、消费者进行广泛传达。
7月下旬至9月底,市场监管部门将指导外卖平台(运营商)、涉订餐服务电商平台面向全市餐饮外卖商家投放平台统一规格的“食安封签”。按照逐步推进和简捷易行的原则,倡导平台通过不定期或向新入网餐饮商户免费发放“食安封签”的形式,引导平台内商户规范使用“食安封签”。
今年10月起,餐饮外卖商家使用“食安封签”将得以长效落实。
平台“无签不配”,群众“无签不收”
一枚“食安封签”可以让外卖员时刻谨记安全配送的重要性,也能提醒商家无论是在配送还是制作餐品环节,都要注重食品安全卫生,对消费者负责,让他们吃得更放心。消费者“无封签可拒收”,则从源头倒逼餐饮企业提高使用“食安封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实施方案》督促网络餐饮第三方平台提供者落实主体责任。要求在平台系统页面显著位置宣导提示餐饮商户、配送人员、消费者关于“食安封签”使用的具体要求。建立完善“食安封签”有关投诉受理、纠纷协调、理赔退单等机制与信息化渠道。做好配送人员检视“食安封签”的培训工作,将取餐识别“食安封签”是否符合要求作为上岗的重要考核内容。对规范使用“食安封签”的商户给予政策激励,将未规范使用“食安封签”的商户纳入信用管理体系。平台企业一旦发现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不执行“食安封签”或者执行不到位的,立即报告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所在辖区市场监管部门;发现严重违法行为的,立即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
“食安封签”的使用,也使得配送人员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得到强化。外卖食品配送人员取餐时,首先要检查“食安封签”的完整性,对封签已被破坏或者封签不完整的外卖食品,有权拒绝接收,一旦接收外卖食品,视为认可“食安封签”完整;其次在配送过程中,配送人员应当保持封签的完整性,确保配送过程中食品不受污染;最后,消费者接收外卖食品时,配送人员应当告知消费者当面检查“食安封签”的完整性。
身为消费者,也要养成查看“食安封签”的习惯。在接收外卖食品时,应当在外卖食品配送人员未离场的情况下,现场检查“食安封签”的完整性,有权拒收无“食安封签”、“食安封签”已被破坏或者封签不完整的外卖食品。一旦接收外卖食品,视为认可“食安封签”完整有效。
今后,外卖的包装上多了一枚保障食品安全的封签,大家点外卖时也可以多一份安心。(谢红灿 谢玉华 邱国娟)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