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建设|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法律服务
闽北日报讯(记者 林李冰 通讯员 熊惠)“幸亏有司法所的人及时调解,我们才顺利拿到租金,没误了农时。”提起去年的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武夷山市五夫镇兴贤村村民连某十分庆幸,在家门口就得到法律援助,遇事心里不慌了。
2020年,连某和27名村民与某公司签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不料去年该公司拖欠租金,还要提前退租,不支付违约金。五夫司法所得知后,多次组织人员上门调解但无果,人民调解员周盛荣为28名村民向景区法庭提起诉讼。最终,在五夫司法所和武夷山市法院景区法庭联合调解下,村民们拿到租金和违约金。
2018年以来,五夫司法所深度打造“我和百姓聊聊法”品牌,通过整合各普法部门和专家资源,带动20名兼职调解员,辐射12个村居,以更灵活和集中的形式将法送到百姓身边,免去村民寻求法律帮助的困扰。
“近年来,司法所立足实际、培育典型、挖掘亮点,总结提升出‘135’工作机制,推动‘我和百姓聊聊法’工作落到实处。”五夫司法所专职调解员周盛荣告诉记者,“1”即建立一支“聊聊法”队伍,以司法所、综治办、派出所、法律助理、法律顾问等单位和个人为普法主力,联合妇联、林业站等单位,形成了一支12人的专业聊法队伍。“3”即搭建三类“聊聊法”平台:建设镇、村两级工作服务站;在党员示范户、平安家庭户家中设立联络点;设置聊法亭、宣传牌,让游客和村民感受良好法治氛围。“5”即开辟“巡回法治讲堂”“专家坐诊”“以案聊法”“精准聊法”“化解纠纷聊法”等五种“聊聊法”模式。
几年来,“我和百姓聊聊法”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突显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同时成为五夫镇基层治理的“金字招牌”,镇司法所还获评全省首批五星司法所。今年,五夫镇共设置“我和百姓聊聊法”联络点10处、发放宣传单1.5万份、圩日宣传60余场,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35起。
“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法治宣传教育普及零距离,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周盛荣说,通过开展“我和百姓聊聊法”活动,让群众不出村就可享受法律服务,也引导他们通过理性合法途径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