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弘扬中医药文化 共享健康生活

2024-05-17 15:40:00 来源: 大武夷新闻网 作者:周筱莹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发展中医药事业作为健康南平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充分发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及《福建省中医药条例》(以下简称中医药“一法一例”)的保障作用,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推动中医药医、教、研融合,持续加快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

强化组织领导 健全工作机制

高位谋划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多次听取专题汇报,并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出台《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医疗卫生事业补齐短板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南平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形成了政府统筹发展、部门协调推进的良好机制,有效推动中医药“一法一例”在我市落地实施。

注重政策支持。2016年以来,共争取中央、省级预算内资金3.2亿元,支持南平市人民医院、松溪县中医院、政和县中医院等中医院建设;2020年以来,共争取专项债2.45亿元,支持邵武市中医医院、武夷山市中医院、建瓯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等5个中医院项目建设。

强化体系建设 改善服务能力

服务网络持续完善。聚焦中医药振兴发展,着力构建以市人民医院为龙头,县级中医医疗机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等中医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中医类医院10所(三级甲等1所、二级甲等7所、二级乙等2所);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个、培育项目1个,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2个;省级“创双高”临床重点专科(中医类)4个,中医重点专科10个,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34个;全市中医类医院核定床位1815张,每千人常住人口中医类医院床位7.0张,共有中医类执业医师人数1337人,每千人常住人口中医执业医师数达到0.5人。

服务可及性不断扩展。根据《福建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持续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建设,加快推进“中医馆”内涵建设与中医药人才培养,不断提升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连续性、便捷性、可及性。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有“中医馆”138家,在2022年底已实现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全覆盖。其中,延平区樟湖中心卫生院等4家中医馆被评为省级精品中医馆,建瓯市小松镇卫生院等16家中医馆被确定为省级内涵提升建设项目单位。

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鼓励社会力量为人民群众提供中医医疗、养生保健、康复等方面服务,有效促进中医药服务全面发展。严格落实《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积极开展社会办医中医诊所备案工作。目前,全市共有21家符合条件的中医诊所通过县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备案,并开展执业活动。

强化支撑保障 提升传承创新能力

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全力支持中医药职业教育发展,初步形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就业等有机衔接。截至目前,我市2所中职学校有中医护理、药剂、中药学等专业在校生409人。委托福建省中医药大学等医学院校为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定向培养本土化医学生,充实基层卫生人才队伍。截至目前,共委托各高校培养中医类别医学定向生78名,其中中医类本科42名、专科36名。

加快中医药人才引进速度。通过每两年修订《南平市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指导目录》,将中医、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等相关专业纳入紧缺急需指导目录。同时,采取组团招聘、“小分队”招聘、“人才·南平校园行”等方式开展多场次的招聘活动。2022年以来,市县两级中医院共招聘医护人员165人。

推进中医药文化普及传播。始终坚持将中医药“一法一例”宣传纳入全市卫生健康总体宣传计划,通过组织开展调研、中医义诊、赠书活动、访谈节目、技术培训等活动,创作《〈绿水悬壶处 青山杏林深〉-闽北中医药事业纪实》《托举健康花千树》《南平市中医药之歌》等中医药科普新媒体产品,提高全社会对中医药“一法一例”的关注度和知晓率,营造促进中医药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与法治环境。2017年以来,已累计开展中医义诊100余场,受益群众近万人次。(供稿:南平市卫健委 作者:周筱莹


[责任编辑:杨希希]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