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资讯|共享“武夷山水” 共创“国际名瓷之城”

2024-06-04 14:30:00 来源: 《当代品牌》2024年第2期 作者:谢银霞 厉诗耘

钟灵毓秀,物华天宝,南平市好山好水孕育出熠熠生辉的“武夷山水”好品牌。自南平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地提出依托优越生态资源与“双世遗”武夷山品牌优势,以优质农产品为突破口,打造“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并授权南平市武夷山水品牌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夷山水公司)运营以来,“武夷山水”品牌建设持续推进、健康发展,取得了累累硕果,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不断提升。当前,随着新时期的号角吹响,武夷山水公司重整山河,乘势而上,满载着“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的期待,背负着“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使命,大力拓展“武夷山水”产品覆盖范围,深入挖掘南平非遗瓷器文化品牌价值,持续推动发展与生态资源相得益彰的绿色陶瓷产业,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茶瓷融合的经济业态,凝心聚力打造“武夷山水·茶器”品牌,致力于让“武夷山水”品牌成为南平城市特色的“金名片”,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让南平市成为“国际名瓷之城”,再次开启“武夷山水”产业品牌集群发展的新征程。

南平实业集团副总经理、南平市武夷山水品牌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平市武夷山水瓷器有限公司董事长苏永春在南平市标准茶器具订购会作“武夷山水·标准茶器具”推介

传古承今 向“新”而立

南平是世界陶瓷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陶瓷制作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南平先民们发挥聪明才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脚下的土壤为原材料,通过水的凝聚、手的捏造与火的烧炼,烧制而成一个个陶器、瓷器,从无到有完成了“创造”历史的壮举。据考古发现,南平浦城猫耳弄山的龙窑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唯一大量烧制黑衣陶器的窑场,出产器形有罐、尊、釜、盆、豆、盅等生活器皿,极大地改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推进了中华文明发展进程,被誉为“中国龙窑鼻祖”。

青山绿水,含珠蕴宝。坐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积厚流光的产业基础,内蕴丰富的文化土壤,南平市陶瓷烧制的窑火,千年相继,生生不息。从唐代的青釉器、酱釉器烧制问世,到宋代建盏被钦点为“御瓷”名扬万里,从宋元时期南平茶洋窑、大口窑的瓷器经由海上丝绸之路销往海外,到明清时期南平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和万里茶道参与全球生产分工与贸易体系,南平陶瓷技术越烧越精,品质越炼越优,品牌越叫越响,成为中国递给世界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如今,南平市拥有建阳建窑、延平茶洋窑、武夷山遇林亭窑、浦城大口窑、邵武枫林窑、松溪九龙窑、光泽茅店窑等窑口,汇集黑瓷、白瓷、青瓷、青白瓷等瓷器,其中,以建窑建盏、大口窑青白瓷、枫林窑青白瓷最具代表性。20世纪60年代,大口窑窑址被列入第一批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浦城县大口窑青白瓷制作技艺”被列入福建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南平陶瓷产业发展基础愈加雄厚。

传承保护是基础,守正创新是方向。作为“武夷山水”品牌产品的重要一脉,南平瓷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发展陶瓷产业不仅要“传古”,更要“承今”。近年来,南平市委市政府立足茶、瓷器资源禀赋,将陶瓷创新融入“三茶”统筹中,延伸茶产业链条,联动发展茶瓷产业,打造“武夷山水·茶器”品牌。2023年,南平实业集团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紧紧围绕“推动标准茶器具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聚合建阳、邵武、武夷山、浦城、政和等茶产区、瓷产区,注册成立南平市武夷山水瓷器有限公司,进一步传承与活化南平七大古窑口的非遗制瓷资源,形成收藏瓷、艺术瓷、文化瓷、生活瓷的多元品类及多元产业,兼顾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将南平茶器推向国际市场,将世界资源引入南平,南平陶瓷产业发展蹄疾步稳。

茶瓷融合 向“高”攀升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茶具是饮茶文化的重要组成,是饮茶文化的载体,好茶要用好器,标准茶器具是提升茶叶品质、塑造品牌形象的关键工具。武夷山水瓷器有限公司的成立,对茶器皿标准化生产具有显著提升作用,打造出了一个“茶+器”产业融合发展平台,以平台服务集聚效益为推动力,引导茶器具产业建立系统化、标准化的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凭借新理念、新机制、新生态,与“武夷山水·茶空间”共促茶及涉茶类产业全面发展,茶瓷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武夷山水”品牌价值源源不断地释放。

与此同时,推动茶瓷产业向“高”攀升、向“质”迈进,标准要先行。近年来,南平市积极贯彻落实“三茶”统筹发展理念,根据武夷岩茶、白茶、红茶的品饮特性,依托“武夷山水·茶空间”经济,牵头制定多种行业标准:武夷岩茶冲泡与品鉴茶具标准由武夷山市武夷茶文化研究院、武夷山市岩上茶叶科学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制定;红茶冲泡与品鉴茶具标准由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等单位联合制定;白茶冲泡与品鉴茶具标准由政和县茶产业发展中心等单位联合制定;红茶、白茶茶具标准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荣誉会长周国富会长发布,为茶器具产业标准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武夷山水公司充分发挥“武夷山水”品牌文化聚力作用,探寻融合发展新路径,积极带领“武夷山水·茶空间”标准器具走出南平、走向全国。2023年12月10日,武夷山水公司携茶、竹、水、器、食品等产品亮相第19届中国(郑州)国际茶业博览会,其品牌文化、优质产品、招商政策等令现场宾客眼前一亮;2024年1月20日,“南平好货走进大湾区”宣介活动在广州悦汇城盛大举办,武夷山水公司同样携新品茶叶、茶点、茶器皿等优质产品亮相现场,受到现场来访者的深切关注与赞许。从2024年开春到3月底,武夷山水公司共开展3场南平市标准茶器具订购会,积极推动南平茶器具对外交流、展示与发展:2月18日,南平市标准茶器皿订购签约活动在建阳举行,35家商会签约订购10130套标准茶器皿,为南平茶器具发展注入新活力;2月27日,第二场南平市标准茶器具订购签约活动在建阳再次掀起热潮,来自各县(市、区)金融机构、垂管单位、茶企等42家企业与南平市武夷山水瓷器有限公司、福建浦盛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标准茶器具购销协议,现场订购68600套标准茶器皿,南平标准茶器具影响力不断提升;3月22日,南平市标准茶器具订购会在武夷山市举行,30家采购商与武夷山水瓷器有限公司签约订购标准茶器具购销协议,101260套标准茶器具销往全国各地,南平茶器具的精湛工艺与独特魅力受到广泛认可。根据消费多场景,武夷山水公司还创新开发出多种品类茶器具,推进茶器具产业创新发展,提档升级……南平茶器具的竞争力、影响力、美誉度正不断提升。

“武夷山水·茶器”品牌是南平市委市政府空间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武夷山水公司将继续以武夷山水·茶空间为引领,协同“茶+器+N”产业集群化发展,推动茶、竹、水、器、茶食、非遗文化和旅游产业共同发展,全面推动茶全产业链转型升级,促进南平“三茶”统筹高质量发展,推进南平“国际名瓷之城”建设。

科技赋能 向“智”而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前,“互联网+”已是大势所趋,基于移动互联、物联网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成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有力支撑。乘着“互联网+”的东风,武夷山水公司以科技创新服务品牌建设,引领新动能发展,推动“武夷山水·茶器”品牌向“智”而行,努力开辟出经济增长的新天地。

近年来,平台经济呈快速发展态势,为产业升级与转型注入新活力。武夷山水公司借力平台经济,开拓出“武夷山水·茶器”小程序等线上渠道,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进一步深化用户与市场策略;同时建设零售渠道、专属旗舰店等线下渠道,入驻“武夷山水·茶空间”,或以独立专柜融入各类茶品牌空间,实现线上与线下立体式销售矩阵,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便利化、品质化消费需求。数据显示,“武夷山水·茶空间”聚焦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福州、厦门等6个重点城市,全国布局208家,带动茶、竹、水、器、食品、文化创意等品类销售额达20亿元,进驻的非遗茶器具产品初成规模,辐射带动就业6万人以上。“武夷山水·茶器”产品覆盖范围越来越广。

在品牌打造方面,武夷山水公司持续深化营销布局,利用新媒体开展系列宣传,拍摄武夷山水·茶器宣传片,通过抖音、快手、微博、小红书、视频号等渠道传播结合直播、短视频等线上营销,全方位、多角度打响“武夷山水·茶器”品牌,助力提升武夷山水·茶器市场占有率,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武夷山水公司全体上下的共同努力之下, 武夷山水·茶器逐步走上产品标准化、产业集群化、市场全球化的发展道路,南平“茶、瓷”融合的独特优势不断彰显,海内外市场逐步占领,南平茶产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南平打造“国际名瓷之城”已初具雏形。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陶瓷品牌建设如何上台阶、扩影响,“武夷山水·茶器”品牌为我们上了生动一课。未来,南平市将继续积极带头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的制定,持续深化“武夷山水·标准茶器具产业”,深入推进茶瓷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出茶瓷文化传承创新区、全国茶瓷文化交流合作与贸易中心、世界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积极推动建成 “国际名瓷之城”。


[责任编辑:黄炜莉]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