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七夕】龙村乡开展“爱在七夕 经典诵读”活动

2024-08-13 11:16:39 来源: 今日龙村 作者:黄一林

为了弘扬传统中华民族文化,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月9日,龙村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龙村乡文化站、劳保所、综治办、龙村司法所联合举办迎“七夕”经典诵读活动,促进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龙村乡在岗的年轻干部职工共同参与其中。

活动中,龙村乡文化站负责人根据古代典籍介绍七夕节,古已有之,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作为中华民族最富浪漫色彩的传统文化节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七月七”“女儿节”“双星节”,有“穿针乞巧”“储七夕水”“喜蛛应巧”“对月穿针”和“投针验巧”等习俗,七夕来临时,人们主要吃的是时令瓜果,如在乞巧时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有些地方还有食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的习俗,含有求子生子的寓意,让七夕节日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色彩。

汉代文人《迢迢牵牛星》中“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宋代秦观《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唐代杜牧《秋夕》里“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唐代祖咏《七夕》的“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唐代林杰《乞巧》里“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一句句优美典雅的诗词通过大家富有感情诵读,仿佛让这些文字“穿越时空”,产生情感共鸣,感悟文人墨客淳朴而真挚的爱情观,这是独属于传统中国人骨子里“柔情似水”,“佳期如梦”,饱含温暖与关怀,赓续传统农耕文明温柔与浪漫,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忠贞坚守,圆满和合,家和事兴的民族价值观和世界观。

活动将近尾声时,龙村乡司法所工作人员还向在座年轻人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篇中有关法律法规,以发放传单的形式,提高对婚姻家庭法律法规的知晓度和运用能力,普及婚姻家庭中需要恪守的原则底线,传播家庭美德,倡导文明婚俗新风尚,推进家庭文明建设,共建法治龙村。

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了解,传承了七夕文化精髓,弘扬了家庭文明和谐的美德,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为全乡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下一步,龙村乡将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深厚内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共绘富美龙村新画卷。(来源:今日龙村 作者:黄一林

[责任编辑:陈琳]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