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好“竹”意 乘风千万里 多国学员到我市研修考察“以竹代塑”工作

2024-09-11 16:50:59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记者 汤文娟 通讯员 叶福兴 朱维毅

闽北日报讯(记者 汤文娟 通讯员 叶福兴 朱维毅)9月4日-8日,由国际竹藤中心承办的商务部“一带一路”国家“以竹代塑”科技创新研修班到南平开展研修考察活动,来自马来西亚、尼泊尔、孟加拉国、土耳其、哥斯达黎加等国家的22名学员参加。

竹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广泛分布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国际竹藤中心举办此次研修班,旨在通过分享中国竹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特别是“以竹代塑”方面的政策、技术、经验等,让各国学员深入了解发展竹产业的相关技术和实践,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竹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推动“以竹代塑”、实现绿色发展提供借鉴和示范,促进各国竹产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南平研修期间,学员们深入武夷山宏泰竹木业有限公司、武夷山宏星竹编工艺美术馆、武夷山竹刻艺术馆、邵武杜氏木业、邵武福人集团、邵武“竹立方”生态科创馆、建阳区书坊乡丰产竹林示范片、福建省竹产业工业设计研究院、福建省庄禾竹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地考察学习,实地了解南平探索“以竹代塑”的成效及经验,深刻感受南平竹产业、竹科技、竹工艺、竹文化的蓬勃发展。

满满的行程也为学员带来满满的收获。

来自孟加拉国的学员Md Mostafizur Rahman惊叹于南平“以竹代塑”的实践成果:“在南平,我看到竹企将竹材加工成各种家居产品,融入人们日常生活,这在带动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向社会传递了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来自土耳其的学员Muhammad Azhar Nadeem表示,将会把此次在南平学习到的竹林丰产培育等经验带回去,进一步加强技术交流,促进两国在“以竹代塑”等领域合作,为推动竹产业发展献计献力。

“南平竹资源丰富,竹产业发达,‘以竹代塑’‘全竹利用’等方面成效显著,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南平正逐渐成为竹产业交流合作的‘国际会客厅’。”国际竹藤中心培训处处长王刚介绍,今年以来,国际竹藤中心已在南平举办三期竹科技创新研修班,12个国家60余名竹藤领域相关人员到南平开展研修,南平好“竹”意,也乘风吹向了更多国家。

“近年来,南平坚定践行‘两山’理念,坚持以二促一带三的发展思路,竹产业产值持续保持全省第一,国际竹藤中心武夷研究基地、中国竹产业协会竹家居与装饰分会、福建省竹木产业工业设计研究院、福建省竹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陆续落户南平。此外,南平还先后获评全国‘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市’‘中国竹工机械产业基地’等,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势头正劲。”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谢腾辉表示,下阶段,全市林业系统将锚定“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目标要求,聚焦“以竹代塑”,深化与国际竹藤中心等交流合作,深耕竹产业、竹文化、竹科技、竹工艺等,切实将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不断扩大南平“一根竹”竞争力、影响力、带动力。

[责任编辑:杨希希]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