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石屯镇:林地存入“银行”,林子造得更好

2024-11-26 17:22:16 来源: 三宜石屯 茶旅小镇 作者:

南平作为闽江源头、福建生态屏障,近年来不断加快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森林生态银行”,作为一种新型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模式,应运而生。

去年8月,石屯镇长城村的26户村民把各自分散的林地通过“森林生态银行”村级运营平台打包后,将51亩无林地存入“森林生态银行”,由县国有林业企业负责经营管理。

今年年初,县国有林业企业对该片林地实施了造林,大半年时间过去了,村民再来到与“森林生态银行”合作的林地里,看到栽下的杉木等苗木健康茁壮,长势很好。

“林子三分造,七分管,科学造林、经营并非易事。”镇林业站工作人员介绍,为了进一步提高林地生产力,县国有林业企业对合作林地进行改造提升,对照培育目标和林地林相花化彩化等工作具体要求,在采伐迹地科学栽植树种,并通过挖明穴、施基肥等技术措施,高标准、高投入造林,力争3年培育成结构优良、林相美丽、质效显著的多功能森林,确保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森林生态效益和森林景观效果。

老林农表示:“今年10月也收到了此前承诺的每年预分红,让我们提前享受到了林地的经济效益。现在,林子不用我们管,也能获得收入,而且他们还管得这么好,我们也很放心。”

名词解释

森林生态银行·四个一

“森林生态银行·四个一”林业股份合作经营模式,即“一村一平台、一户一股权、一年一分红、一县一数库”,是借鉴商业银行模式,搭建一个资源开发运营管理平台,在不改变林地所有权的前提下,对分散的林业资源进行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让林农获得长期持续稳定的收益。

“一村一平台”,分散变集中。在“森林生态银行”与林农之间搭建村级森林资源运营平台(经济合作联社),坚持林农自愿原则,把分散在单家独户的无林地、有林地“存入”运营平台,由平台整合打包成集中连片的资源包。“森林生态银行”与村级运营平台签定合作协议,实行规模化管理、专业化经营。

“一户一股权”,农民变股民。村级森林资源运营平台将无林地、有林地股份合作经营的保底收益总额度,以一家一户为单位,为每户林农办理股权证,规定股权证可质押、可继承,但不可流转。林农凭借股权证,通过“森林生态银行”运作,获得长期持续稳定的相应收益。

“一年一分红”,眼前有收益。“森林生态银行”每年按约定提前支付林农当年的保底收益,待林木主伐时,活力木招标价格扣除设计成本后的所得按约定比例再分成。采取“保底收益,一年一分红,主伐再分红”的收益分配模式,实现短期收益与长期收益有机结合。

“一县一数库”,盘活又共享。以智慧林业信息技术为支撑,整合国土三调、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林权登记电子化数据,建立了项目数据定期上传汇聚、线上资源信息时时共享的林业信息服务平台。(供稿单位:三宜石屯 茶旅小镇)

[责任编辑:陈琳]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