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丨南平市竹产业设计制造检测中心:竹韵新章,科技领航
12月18日,《福建日报》头版、新福建、海博TV、学习强国等媒体平台刊发《南平市竹产业设计制造检测中心:竹韵新章,科技领航》文章,专题报道南平市科技局、武夷学院、福建省竹产业工业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组建的南平市竹产业设计制造检测中心,聚焦竹产业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需求,展开技术攻坚与成果转化,为竹企发展全方位赋能,引领竹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进展成效。
南平市竹产业设计制造检测中心:
竹韵新章,科技领航
南平是全国竹业资源重镇,全国每十根毛竹,就有一根来自南平。笋竹加工及配套企业1162家,占据全省半壁江山,去年全产业链产值近500亿元。
为进一步夯实产业链,提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完善协同创新体系,2024年7月,南平市科技局牵头,武夷学院、福建省竹产业工业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组建南平市竹产业设计制造检测中心。中心聚焦竹产业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需求,展开技术攻坚与成果转化。从研发中试、检测检验、技术交流、辅助决策到技术交易,为竹企发展全方位赋能,有望引领竹产业突破困局,实现转型升级。
“聚焦南平‘一根竹’的特色资源,立足科技,做竹文章,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是我们一直坚守并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南平市竹产业设计制造检测中心负责人赵升云说。
工程竹化身“钢铁侠”
风一吹便弯腰的竹子能否成为建筑领域的“钢铁侠”?武夷学院与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共同承担的南平市科技计划项目“高强高耐多功能竹纤维网络构建技术及在工程竹材的应用”给出了肯定答案。
竹材存在易霉变、易老化、易燃等“硬伤”,中心团队以自主研发的“竹材组分定向拆分脱除技术”为利刃,将竹材中的木质素、淀粉、蛋白质等物质巧妙脱除,打通竹材“任督二脉”,再将防霉、阻燃多功能性药剂浸入竹子的细胞壁结构,重新构建起高强、高耐的多功能竹纤维网络。
从工程竹加工单元功能化改性、加工单元结构设计,到工程竹成型技术开发、标准化体系建设,再到拆解液回收利用,项目团队力求实现竹材绿色加工与全价循环利用。
据悉,该项目现已完成实验,即将进入企业中试阶段。
竹笋壳“逆袭”电容器
在实验室的另一角,“超级电容器用竹笋壳纳米纤维素基炭电极制备关键技术与产业应用”项目正在悄然改变竹笋壳的命运。以往被随意丢弃的竹笋壳,如今有望成为超级电容器领域的关键材料。
超级电容器的炭电极高性能产品和制备技术对我国超级电容器行业走向高端至关重要。在“双碳”背景下,竹基电容炭堪称制造超级电容器炭电极的优质材料。
“传统的竹基炭粉末电极的技术手段相对复杂,易受环境因素影响。我们运用热碱溶解、选择性氧化、物理/化学双交联这些关键技术,实现了废弃竹笋壳中纤维素的高纯度抽提,并借助微流体纺丝技术,在限域条件下,组装出适用于超级电容器的图案电极和可拉伸电极。”据项目负责人徐晶副教授介绍,该项目有望推动竹企转型升级,实现降本增效。
竹材加工的“加速器”
曾经,由于缺乏专门的堆叠竹条自动化分拣与输送装备,竹标准材无法实现连续化加工生产,严重制约了生产效率。
“竹材分解点竹标准材连续加工智能生产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旨在攻克这一难题。
该项目以信息化接口及物联网技术为“针线”,开发竹材分解点用的智能制造系统,精确管理与控制原竹、竹段、竹条等关键生产要素“竹数据”,使竹材加工标准化“严丝合缝”。
项目负责人郭波教授表示:“我们首次在传统竹产业中引入具有视觉的工业机器人等现代化智能制造技术,借助物联网技术,将标准材加工装备数字化作为协同智造的节点,设计首条30吨/日处理量的标准化竹材分解加工生产线。”
据悉,该项目已完成关键技术验证,正紧锣密鼓地实施开发,后续将以产业化示范为导向,带动周边竹材分解点协同发展,推动竹标准材规模化连续加工技术创新升级。
南平市竹产业设计制造检测中心,立足政产学研用,以科技为笔,以创新为墨,奋力书写南平竹产业转型升级新篇章,为全国竹产业奏响高质量发展的序幕强音。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