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听心声,“话”出蓝图——龙村乡召开青年干部“夜话经济”座谈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青年党员干部“聚焦中心工作、服务中心工作、献计中心工作”,打造一支有活力、有思想、有实力、敢担当的青年干部队伍,近日,龙村乡召开“夜话经济”青年干部座谈会,以乡村振兴为主题,探讨如何让“乡土宝藏”绽放新的生机。乡青年干部20余人参加。
座谈会上,青年干部们紧紧围绕岗位职责,立足自身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开阔思路、畅所欲言,对当地的特色产业发展、营商环境优化等多方面经济工作展开深入探讨,提出“金点子”,为乡产业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黄卫松(龙村乡党群工作者):利用龙村乡本土现有的锥栗、杨梅、芙蓉李、地瓜干笋竹等农特产品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形成种植业,加工业,销售和物流环节等产业链条。挖掘土特产品潜力,提升附加值,发展联合经济体,扩大规模效益,打造“西乡故事”品牌效应,走出自己的乡村振兴特色之路。
林阳(龙村乡党群工作者):土特产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有助于提升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它还能够增强农民的自信心和归属感,激发乡村的内生动力。因此,我们应当立足本地优势,精心培育和推广土特产,让这些“乡土宝藏”绽放新的生机,为乡村振兴绘就一幅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新画卷。
黄永晨(龙村乡党群工作者):发展乡村首先要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对本地特色农产品需大力推广,如锥栗,龙村地瓜干等。并且设计富有本土特色的包装和品牌,讲好产品故事。规范好生产过程,做好干部带头作用,带动群众积极参与生产,打造可靠的产业品牌。
本次活动,青年干部聚焦如何通过推广“土特产”推进乡村振兴展开讨论,从当下青年喜好出发,因地制宜地提出不同角度的创意,产业链的完善提升、新空间的开辟、品牌效应的打造、多区域联动合作等,大家畅快地表达,掀起了一阵“头脑风暴”。接下来,龙村乡将积极创新活动形式,持续深化“夜话经济”活动,鼓励青年思维的交流碰撞,取长补短、开拓视野,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来源:今日龙村 作者:陈 杨)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