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工”力量 谱写新华章 | 二○二四年南平市总工会工作亮点回眸
1月4日闽北日报两会特刊《汇聚“工”力量谱写新华章》
足音铿锵,华章回响,2024年以来,全市工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总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和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围绕深化拓展“三争”行动,细化实化“五增”目标,聚焦工会主业,强化作风建设,狠抓工作落实,展现了新作为、取得了新成效。
1、强化思想引领 聚力画好“同心圆”
一年来,市总工会扛牢政治责任,团结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成立“工会讲习班”,广泛开展有特色、接地气、入人心的宣传宣讲活动,全市各级工会开展线上线下宣讲活动100余场次,覆盖职工10万人次,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热潮。以“中国梦·劳动美”“强国复兴有我”“劳动有福·劳动造福”为主题,开展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系列文化活动,承办“强国复兴有我”首届福建省职工健身运动会,市总工会获得优秀组织奖。举办全市工会职工体育比赛20场,参与人数超3万人次。广泛开展职工阅读活动,全市建成职工书屋93家。
▲市总工会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
参加“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八闽好网民”主题活动,促进职工网络素养提升。统筹用好工会传播矩阵、传播资源,去年,在中央、省、市级主流媒体刊发工会新闻报道200余篇(条),进一步壮大工会主流思想舆论。大力推进职工道德教育建设,推动文明创建不断走深走实。由市总工会推荐的福建圣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等联合授予“第十八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全省唯一)。
2、服务中心工作 助推发展“高质量”
▲市总工会承办的福建省茶叶加工职业技能竞赛现场
一年来,市总工会主动融入发展大局,在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奋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担当。全市工会组织技能比武、技术创新等活动2200多场,参加职工超5万人次。组织职工参加省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大赛,参赛项目627项,同比增长29%,获全省优秀项目奖46项。会同有关行业、企业举办市级劳动和技能竞赛34场,参赛职工超过2500人。突出南平特色,开展南平区域重点古厝修缮工程建设示范性劳动竞赛和全市茶叶加工职业技能竞赛,承办全省茶叶加工职业技能竞赛,为“三茶”统筹发展贡献工会力量。成立全省教育系统劳模(名师)创新工作室联盟,推动产教合作、资源共享、联合攻关、人才培养,为实现我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联盟花园”黄山市职工来南开展疗休养活动
为助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市工会投入1600余万元,组织1.3万名职工参加疗休养,吸引外地职工近25万人次来南开展疗休养和团队活动,同比增长30%,带动文旅消费2.5亿元以上。以新时代山海协作为契机,推动南平—福州结对县区之间的帮扶合作,已吸引福州职工10093人次来南疗休养。同时,不断加强与省外区域交流交往力度,与上海杨浦区、衢州市、金华市、黄山市、上饶市等地工会签订职工疗休养合作协议,得到省总工会肯定。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全市各级工会累计组织312人次劳模工匠,开展助企活动216次,帮助解决技术问题227个。高质量完成2024年全国、省五一劳动奖的推荐、评选工作。全市共有2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3个班组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6个单位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状、19人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19个班组获得省工人先锋号;命名表彰2023年度市级竞赛先进个人38人。
3、维护职工权益 当好贴心“娘家人”
这一年,市总工会不断强化服务举措,用心用情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当好职工“娘家人”“代言人”“贴心人”。为多层面助力稳岗稳就业,全市工会组织开展“工会送岗乐业闽北”就业援助行动,对279名有就业帮扶需求的在档困难职工及其家庭成员开展“一对一”精准就业援助,去年,市、县两级工会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302场次,服务企业1625家,提供就业岗位4.2万个,有力服务全市促就业、保民生工作大局。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服务三年行动,常态化开展“福来福见·福见如愿”关爱行动,组织500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职工医疗互助,为6401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为115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送健康”购买“1+N”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更充分、更有效的服务,产生良好社会反响。
▲市总工会开展“致敬劳动者驿站在身边”主题系列活动
积极探索创新“工会驿站+”多元赋能,在工会驿站中加入“就业服务”模块,打造“家门口”零工就业服务体系。去年,全市工会系统新建(提升)26个工会驿站。全市建成驿站304个,成功打造全国最美驿站15个,省级最美驿站39个,累计服务户外劳动者超53万人次。实施“为职工办实事”活动,关心关爱困难职工等重点群体,全市各级工会投入资金320万元开展“两节”送温暖活动。筹集200多万元慰问金,慰问“6·9”极端暴雨洪涝灾害受灾职工和抢险救灾人员。深化“安康杯”竞赛,市总工会被省总工会、省应急厅、省卫健委等联合授予“2023年度省级安康杯竞赛组织工作优秀单位”。
▲邵武市总工会在共享司机之家集中开展货车司机入会慰问暨送温暖活动
落实防暑降温政策,全市县级以上工会筹集100余万元,走访266家企事业单位,慰问高温一线的岗位职工1.82万人次。推动惠民政策落地见效,全市累计返还小微企业和小额缴费工会组织工会经费2020.68万元,惠及企业3592家,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夯实基层工会服务职工的物质基础(数据截止至11月底)。
▲武夷新区园区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劳动法庭律师对劳动争议双方进行调解
2024年,市总工会不断强化维权维稳,坚决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社会大局稳定,发挥“园区枫桥”做法和“职工蒲公英”普法宣传教育基地作用,开展法律宣传活动35场次,为职工提供法律咨询524人次,调处劳动争议案件24件,挽回经济损失74.25万元。充分发挥12351信访服务平台,去年,受理信访件91件次,已办结89件,涉及金额230.02万元,服务职工人数147人。市总工会被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司法部办公厅等联合授予“第五届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单位”,获评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全省工会系统唯一获评单位)。
4、强化自身建设 激发工会“新活力”
这一年,市总工会持续强化自身建设,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深化改革创新,大力推进品牌工会建设。持续打造职工疗休养、“职工蒲公英”普法宣传教育、闽北茶产业职工之家联盟、“工助振兴”、工会驿站等品牌项目。去年,职工之家联盟、职工“疗休养+”等2个案例入选第二届福建省工会改革创新项目“优秀成果”。职工医疗互助“123”工作机制、工会助推两岸融合、工会法律护航百企行、职工普法工作、劳动法律监督组织建设、工会驿站加载零工服务、孵化电商女达人、打造专属“充电站”“五措”赋能女职工等8个案例入选福建工会工作创新案例。不断扩大对新业态群体的组织覆盖、工作覆盖,截至目前,全市新就业形态群体企业单独建会145家,覆盖建会498家,会员18178人。
▲市总工会开展“和美环带·工助振兴”崇阳溪漫游道职工荧光村跑活动
为加强南台职工交流交往,以第十六届海峡两岸茶博会为契机,举办南台职工制茶技艺交流活动,促成建瓯市成龙茶厂与台湾大禹嶺三元茶叶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开展台胞职工子女朱子文化研学活动等,先后接待台湾劳工联盟等参访团5批、160人次。承办第二届闽台职工传统酿酒技能交流活动,福建福矛、东平高粱、金门高粱、马祖酒厂等酒企近百名职工现场品鉴,互学互鉴。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新征程上,全市工会将持续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汇聚职工智慧力量,做实维权服务,深化改革,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以劳动创造书写新时代的壮丽华章!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