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村级网底 守护村民健康——光泽县实行紧密型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见实效

2025-02-11 11:11:42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邱盛林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强化基层卫生服务”,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做到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以基层为重点,是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在卫生健康领域的重要体现。

然而,在农村人口大量外流的背景下,村级医疗卫生工作面临的“行医条件落后、村医队伍不稳、群众看病困难”等难题怎么破解?为筑牢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光泽县于2018年在南平全市率先实行紧密型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新模式,有效打通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村级“行医条件提升、村医队伍稳定、群众看病便利”,深受广大农村群众的好评。

“三级给力”筑牢“前沿阵地”

寨里镇桥亭村原来有3名村医,3个医疗点,诊所设在村医家里或路边的民房里。后来,由于人口大量外出,服务对象锐减,3名村医中,1人去世,1人去了邻乡,留下现在的陈华秀又因诊所在村尾的程家边自然村太远,留守村民多为老弱病残、行动不便,虽然是“一人干三人的活”,仍难维持生计。陈华秀说:“要不是县里实行乡村卫生一体化,由县、乡、村三级出钱,把村卫生所设在村中心地带,又实施了标准化改造提升,我也坚持不住。”

为了筑牢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村级卫生所这个“前沿阵地”,光泽县针对农村人口大量流失造成的“网破、人走,群众看病难”困局,于2018年实行紧密型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一是将原来“半公半私”的村级卫生所收归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一年一聘,经费、薪酬根据工作量统一支付,服务好坏统一考评。二是县政府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确定了政府、卫健局、县总医院和乡(镇)、村的资金投入以及常态工作支持等责任,使村级卫生服务回归公益性质。

现在的桥亭村卫生所,就在村部边上,地处全村中心地段。所内诊室、药房、治疗室、公共卫生服务室等独立设置,医疗设备齐全。县总医院院长梁丽平介绍,实行乡村卫生一体化后,全县共75个村级卫生所,全部提升到省级标准,实现了所有村级全覆盖。村卫生所的改址和提升,也给村医执业和群众就医提供了便利。陈华秀说:“现在村民有个头疼脑热,几分钟、十几分钟就到了,走不动的,一个电话,我也能赶去,村民都说好。”

“三种办法”化解“无人危机”

司前乡东山村距县城近50公里,距乡所在地司前十几公里,全村7个村民小组、120户,如今留村的不足200人。人口少“养”不了一名村医,原村医老了,后继无人。人虽少,却都是离不开村医的老弱病残。当63岁的官梅兰经考试从邻村返聘到东山村卫生所时,那些留守村民很是激动。

光泽县的村级医疗卫生队伍和别的地方一样,由于环境艰苦、服务对象流失、收入低等原因,年青人不愿干,主要靠原先的“赤脚医生”撑着。可他们有的老了,有的退休了,有卫生所无村医,怎么办?光泽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新模式突破了乡(镇)、村壁垒,在全县范围内,采取稳住原有村医、考试返聘村医、由卫生院指定医生巡诊等三种办法,确保每个村都有一名医生守护村民健康。同时,出台了《光泽县人民政府关于乡村一体化管理薪酬工资分配的实施意见》,从基础工资、岗位津贴、绩效工资等方面确保服务人口少、业务收入低的村医也有较为合理的收入,进而留住村医。

东山村属光泽县留守人口较少的村,也就是通常说的“养不了一名村医”的地方。但官梅兰却干得很尽心,她说:“有基础工资、生活津贴、药品零差率补助等,再加上退休金,每月也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我要守岗尽责,当好村民健康的守门人。”

“三个机制”确保“守土有责”

崇仁镇洋塘村村部在光泽城司公路边上,村卫生所就在办公楼前的左侧。走进这个装修一新、设备齐全的卫生所,只见八九个人在那里候诊或等药,村医吴达福在药房取药、包药,忙得不亦乐乎。此时,已是下午三点半,还没吃午饭的吴达福说:“从早上8点到现在,诊室就没断过人,来了就是信任,个人累点饿点是小事,让村民少点等待,早点康复才是大事。”

吴达福的“大事”意识,缘于光泽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村医聘用、续聘和考评“三个机制”。为调动在岗村医守护一方健康的积极性,光泽县印发了《关于乡村医生一体化管理聘用方案的通知》,对乡村医生统一由乡镇卫生院实行一年一聘,一年一考评,考评合格以上的来年续聘。选聘上的乡村医生身份不变,不入编,不占编,由卫生院与其签订一年的聘用合同,不合格的退出。同时,还在绩效工资方面按考核等级实行奖优罚劣。加上连续几年来,县财政、乡(镇)、村的保障专款,支持工作到位,卫健、医保、总医院、卫生院各司其责,全县乡村医疗卫生工作实现了“村卫生所提升,村医队伍稳定,村医服务上台阶,村民获得感增加”的好效果。(邱盛林)

[责任编辑:陈琳]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