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文明|南平邵武市拿口镇加尚村:传承乡村文脉 留住乡愁记忆

2025-02-21 17:51:04 来源: 邵武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钟启孜

近年来,邵武市拿口镇加尚村紧紧抓住乡风文明建设这一关键,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征程中,唤醒乡村沉睡的本土文化资源,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老刘,你快看!这是当时采访你的照片。”“吴叔,你上村志了!”在加尚村,近期的热门话题要数“新鲜出炉”的《加尚村志》。茶余饭后,村民们认真翻看,寻找熟悉的话题,一起捡拾着那些洒落在时光长河里的记忆碎片。

村民们认真翻看《加尚村志》(严丽娟 摄)

盛世修志,志载盛世。为保护和传承加尚村历史文化,自2022年6月,加尚村启动编撰《加尚村志》,邀请邵武籍史志专家张传玉担任主编,在编纂委员会的辛勤努力下,经过2年半的时间,正式付梓出版,这是加尚村第一部村志,全书共8章、26万余字,内容翔实亲切,较为详实地记载了加尚村从宋朝至今,在人口、村落、经济、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读来让人心生感慨与自豪。

加尚村乡贤、福建省国资委党委原副书记傅贤光为《加尚村志》作序,他深情写道:“村志,这既是留给加尚村子孙后代的一份珍贵史料,更是献给加尚村每一个村民的一份特殊厚礼。”

“编撰《加尚村志》,我们全村人都很支持,以后我们的子女,才能知道自己的祖辈都有谁,有什么成就。”加尚村村民傅德隆说,“我们加尚也是人才辈出,我也要鼓励孩子努力学习,争取以后也被村志记载。”

村民们在《加尚村志》中拾起记忆碎片(钟启孜 摄)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文化自信与乡村振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村志作为延续乡村文化血脉、涵养文明乡风、赓续优良传统的重要载体,在记录乡村历史变迁,留住乡愁记忆的同时,还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去探索、记录和传承属于本村的历史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力。

“希望通过翻看村志,让远行的游子时常想起故乡的山水,在有能力的时候能够为故乡的发展贡献力量。也希望在乡创业发展的村民秉持世代相传的‘嘉尚’精神,在这方热土上辛勤耕耘,共同参与到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加尚村党支部书记黄福勇如是说。

下一步,拿口镇加尚村将积极发挥村志的纽带作用,厚植乡村文化根脉,不断增强村民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文化自信与爱乡自觉,让人们记得住“乡愁”,看得见“远方”,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作者:钟启孜 来源:邵武市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姚心妮]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