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旅游|听古塔会“说话”
作为游戏《黑神话:悟空》取景地之一,位于山西朔州的应县木塔于2024年迎来旅游热潮。与此同时,同样出现在游戏内的泉州开元寺双塔也迎来旅行打卡热潮。
随着游戏的火爆,古塔,作为我国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建筑类型,进入大众视野。不少游客赴一地旅行,遇到一座古塔,便开始探寻古塔的故事,去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部分景区有了古塔的存在,也多了更多的“文化味”。
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作为建筑形式,塔随着佛教的传入产生。纵观南平全市,几乎各县(市、区)都有古塔存在。“塔要么建在城市出水口的山头上,要么建在佛寺内,前者作为‘风水塔’(也称‘文峰塔’)存在,后者作为容器,存放寺庙高僧的舍利或经文等使用。”南平市传统建筑研究会会长龚延兴介绍,比如延平区的东西双塔就是“风水塔”。
松溪奎光塔 (游辉义 摄)
延平城区鲤鱼山头,东塔屹立;九峰山上,西塔与东塔隔江相望;樟湖镇白鸽岛旁,万寿塔依江而建。记者走访发现,闽北现存的古塔多数为石塔。“塔、楼、阁等古代木构建筑的‘天敌’,一是火灾,二是白蚁。”南平市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李昙说,以花岗岩或砖搭建的塔便能免受“天敌”损毁。但正如滴水可以穿石,为了更好地保护古塔,我市多处古塔已被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或用围墙围起,或封闭入口。“仰望”代替“登高”,成为新时代的古塔观光方式。
李昙介绍,宋代,闽北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许多古塔建于此时。之后的元、明时期,也陆续兴建了许多石塔。由于古塔与“风水”或佛教文化联系紧密,且多数古塔位于江边、山头等偏僻位置,因此,许多古塔在漫长的历史中免遭战火侵扰,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延平东塔(林水鑫 摄)
在关于应县木塔的讨论中,记者注意到,古塔作为古建筑中的“大高个”,不少人将之称为“城市发展的见证者”,如何看待这种说法?“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说,不同时期的建筑反映不同时期的人文,反映当时人们的思想,不同时期的建筑,是当时人文、艺术以及营造技术的综合反映。对一个城市或一个街区而言,有不同时期建筑遗存共存的城市,才会有浓郁的历史感。”龚延兴解释,从南平范围来看,建瓯市是闽北最具历史感的城市,因为建瓯至今仍较好地延续着旧时的城市格局,且部分的老街巷、古建筑、古城墙等至今还得以保留。
顺昌双溪镇龙山塔 (徐华山 摄)
旅行过程中,如果遇到一座古塔,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品味塔的“味道”?《黑神话:悟空》中,“天命人”站在塔前准备对战黑熊精的一幕,被许多游戏玩家奉为经典画面,游戏中的塔,以泉州开元寺镇国塔(即东塔)为蓝本。因此,在社交平台上关于泉州旅行的攻略中,不乏网友模仿“天命人”面向古塔的旅行打卡照。因为游戏的带动,古塔化身为“网红”。
“塔往往是一个地方的最高建筑,在古建筑群中起到‘统帅’的作用,登塔眺望,能感受登高带来的视觉冲击。”李昙说,古时建“风水塔”是大事,需要一地县官主持修建事宜,对选址、图案等一一安排,了解建塔背后的故事是很有意思的。比如延平东西塔建成当年,当地便考中了两位进士。而如果旅行时间充分,古塔的形制、历史背景、塔身浮雕等都可以详细了解。“古代的雕刻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比如蝙蝠代表福气,花瓶代表平安。”李昙说,不仅是古塔塔身的石雕,古民居里的木雕、砖雕,都值得好好品读。
邵武水北镇灵杰塔 (石献凯 摄)
走访过程中,我市多位古建爱好者表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南平城区进入大建设时期,城市的快速扩张,市民对公共空间需求的增加,使得南平城市面貌发生极大改变。这也使得大量古建被破坏,部分县市城区“古味”消散。
如今,国家层面以及地方政府愈发重视文物保护工作。而随着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文化游”“跟着文物去旅行”热度走高。“游戏+文旅”“文物+文旅”等文旅新内容、新产品不断涌现,“沉默”的古塔有了更多的“发言人”。一边是保护,一边是活化利用,古塔的新历史正在被书写。
□本报记者 李思敏
(文字来源:南平市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会等资料综合)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