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旅游|古城展新颜 文韵更悠长 建瓯全力推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
12日,在建瓯市府学景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现场,机械轰鸣,多个作业面同步推进。项目负责人介绍,他们正全力以赴赶工期,预计在全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前夕完工。
近年来,建瓯市委、市政府锚定“千年建州·理学名城”发展定位,实施“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启动建州古城保护活化工程,以“成熟一个,落地一个”为核心,持续刷新项目建设“进度条”。目前,一期6个子项目全面建成,铁井栏—紫芝街、东岳庙、通仙门等修缮开街,朱府朱庙朱学“三朱”建筑群、黄勉斋祠、杨荣纪念馆、李侗故居、刘氏五宗祠等理学遗存开馆开户。
“在古城修缮过程中,为还原历史风貌,建瓯市成立了风貌管控领导小组,严格实行项目设计图纸审核把关,对街区风貌、建筑风格、工程用料等进行审核,以保持建筑的‘原汁原味’。”福建省千年建州旅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在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过程中,他们十分注重对建筑开展原真性保护、活态化利用、功能性提升、生态型修复,坚持“修旧如旧”,织补历史文化街区肌理。
在持续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项目的同时,建瓯市还注重将建州元素、理学元素有机融入公共空间。例如,在铁井栏—紫芝街历史文化街区,通过打造“建”字灯笼、建州古城墙彩绘等景观小品,营造出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同时,依托建瓯特有的“竹编”等非遗项目,植入文创、研学、美食等多元业态,让古城“活”起来、“潮”起来。此外,建瓯还从建州古城美食游上破题,用好“建字号”公用品牌,打造了多个“建字号”体验店。据了解,仅铁井栏—紫芝街历史文化街区就引入47家商户,涵盖特色小吃、传统手工艺、非遗展示等多个领域。
“这些年,建瓯的变化真大!”市民吴国富时常漫步在修缮一新的古街上,内心充满了自豪。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建瓯定能成为一座让人流连忘返的历史文化名城,一个旅游胜地。
当下,建瓯各个乡镇(街道)积极响应号召,上下一心,深入挖掘和传承地方特色文化,全力推进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努力将建瓯打造成具有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