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河交水”之“建阳答卷”

2025-03-21 14:30:00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沈海生

治水安邦,兴水利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水要良治,良治的内涵之一是要善用系统思维统筹水的全过程治理,分清主次、因果关系,找出症结所在。建阳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探索河湖长制跨区域协作治水新做法,交出了“巡河交水”的“建阳答卷”。2024年,建阳区委改革办选送的案例《创新探索“巡河交水”工作机制》在第七届全省机关体制机制创新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中荣获百优案例。

何为“巡河交水”?简言之,就是优化提升河湖管护水平,形成“上下游、左右岸、前后任一盘棋”的联动治水新格局。

从麻阳溪流域出发

今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节水护水的理念,在建阳早已深入人心。走进麻沙镇杜潭村,这个“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上的小村落,蓝天碧水、游园走廊、盘山公路、鲜花朵朵,好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1年,建阳区委、区政府就认真做好“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这一大文章。“环带”试卷题量大,内容多,“水”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建阳区历经两年调研、论证、实践,提交了“答卷”——巡河交水。

“治水”之路何以选在杜潭?为什么从麻阳溪出发?

建阳境内有南浦溪、崇阳溪和麻阳溪三条流域,唯有麻阳溪在建阳境内,是建阳名副其实的母亲河。杜潭村资源禀赋良好,上承武夷山国家公园核心区,下接物阜民丰、人杰地灵的西部广阔腹地,具有很强示范辐射作用。

麻阳溪境内流域全长136公里,这里人文渊薮,人才之广,自古皆然。源头的黄坑镇是宋代理学家朱熹长眠地;顺流而下,有书坊、麻沙“图书之府”的建本文化,麻沙的“蔡氏九儒”等文化遗存;流经莒口,有被誉为“中国古代大学城”的“福建省禅宗发源之地——圣迹寺”“朱子第一书院——寒泉精舍”等;进得考亭,这里有南宋理学家朱熹晚年居住的讲学之地——考亭书院,朱熹与蔡元定、黄干、刘爚、叶味道等门生创立著名的考亭学派。可以说,麻阳溪的“流脉”,就是中国理学和闽学的“文脉”。

键入“巡河交水”拼音的首个字母,屏幕上跳出的是“悬壶济世”的成语,暗合道妙,异曲同工。“巡河交水”也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的需求。

“巡河交水”制度在全国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可。该创新做法荣获生态环境部2023年度生态环境领域激励表扬城市典型经验做法通报表扬,同时被水利部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简报推介。

2024年9月22日,农历“秋分”。这一天,一场由建阳区举办的以“乐运动、享丰收”、喜迎省旅发大会、喜庆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为主题的系列赛事,在麻沙镇杜潭村拉开序幕。福建省全民健身百村行(建阳杜潭站)农民趣味运动会、建阳区首届农民丰收节、全国奇石争霸赛、工会系统运动会、“土特产”展销会、“一乡一味”小吃荟、“何以最杜潭”抖音争霸赛、“我为杜潭+系列活动”、巾帼村播带你庆丰收等十多个带着乡土味的活动精彩亮相。

一年间,杜潭这个小山村就办了5场这样的活动,十几万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应声而入、纷至沓来。“大家奔着它的土气、冲着它的灵气、念着它的福气而来。”建阳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区创新工作机制专班常务副班长连成光如是说。

山围八面绿,水绕两江清

绿色是建阳自带的底色,生态是建阳最大的优势。如今漫步建阳西部,一幅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长卷徐徐展开。

建阳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治水”决心坚定不移。黄坑镇排查并整改水质污染源15处,拆除桂林村养鳗场厂房和污水管网、修复集镇污水管网3公里。麻沙境内一家养鳗厂污水排放超标,环保部门加强对企业尾水排放管理,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对尾水进行无害化处理,既保障了企业“生存”,又确保了达标排放。2024年3月水质检测,全镇24个村级交接断面有11个是I类水、13个是Ⅱ类水,与去年8月对比,I类水断面增加5个,全域达到Ⅱ类水及以上,实现优质水目标。

麻阳溪因何而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建阳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两山”理论,将水流域治理与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发展、城市经营、全域旅游、生态保护、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结合起来,沿线乡村实现了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水美经济”持续推进,“水美城市”生机盎然。

“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贯通了治水理念,疏通了治水思路,打通了治水堵点,畅通了全域治理的经络。”建阳区水利局局长翁建义深有体会。

2023年3月13日,建阳区人民政府下发《“护河净水治乱”实施方案》,是“河长制”实施以来,对责任的延伸、内容的扩展、体系的丰富、理念的传导、管理的创新,也是建阳区“巡河交水”创新的行动宣言。

2023年8月15日,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南平市委书记袁超洪深入到建阳区麻阳溪流域的麻沙镇杜潭段巡河,对建阳开展百村巡河交水联合行动的做法表示肯定。

“巡河交水”的最大优势在于突破了地域管辖的“边界”,打破了行政管辖的壁垒,强调的是一盘棋、一体化、一揽子、一把手、一条心,这“五个一”是手段的创新,更是思想的嬗变。

“巡河交水”就是通过上下游乡镇联合巡河、交接工作清单、联动治水的方式,逐步实现乡乡“交水”、村村“交水”,推广“绿水维护补偿”、生态领域联合执法工作做法,形成了“上下游、左右岸、前后任一盘棋”的联动治水新格局。

2023年8月22号,建阳区举行麻阳溪流域百村护河交水联合行动启动仪式,率先开展村与村之间巡河交水。

“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建立健全分段分级河长制工作体系,纵深推进河湖‘四乱’问题整治,水环境明显提升。”这是建阳区委书记谢启龙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全区人民作出的庄重承诺。

这一天,麻阳溪流域的黄坑镇、麻沙镇、书坊乡、莒口镇、潭城街道、宝山街道六个乡镇(街道)依次交接了水质断面清单;65个村依次交接了水质断面清单;麻阳溪流域乡镇(街道)签订上下游左右岸联动治水协作框架协议,在全省率先开启了村与村之间巡河交水的“先河”。

这是“心与心”的交流,“实打实”的交底,“面对面”的交接。

“这次‘交水’,移交了书坊乡河流数据、工作任务、问题台账,既交了‘家底’,又晒了‘旧账’,确保了我们前后任的‘无缝对接’,可以让我的‘接力’跑得更顺畅。”书坊乡党委原书记、现任建阳区发科局局长暨雄青说。

“百村护河交水行动”,直面的是流域跨界问题难解决、信息数据难共享、河流水质难提升的“顽症”;解决的是通过开展村与村之间巡河交水,把河湖长制工作责任压实到“神经末梢”,措施落实到“最后一米”;构建的是“上下游、左右岸、前后任”跨区域跨流域协作;期许的是加快构建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的联防联控、区域共治良好局面。

有建阳区委、区政府“治水”的鲜明态度,建阳各级河湖长定期开展集中巡河护河行动,完成所辖流域内“三单”落实,即断面水质情况、涉河问题清单、督导落实清单,并召开联席会议,总结交流水质提升、执行效率、问题整治等经验成效。同时,各级河长离任时还需履行交水工作制,交接河湖水质清单、问题清单,确保工作交接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衡量一个地方生态好坏的最重要一个指标,就是水质的好坏,它是晴雨表。”建阳区水利局局长翁建义说。

依托“流域河(湖)长制”改革,实现河(湖)长治河由线到面、由个体到抱团、由乡镇单治到流域共治模式转化,治水模式更加科学化无疑是建阳区“治水法宝”。

“巡河交水”制度,创新性完善了“上下游、左右岸、前后任”跨区域跨流域协作,进一步加快构建了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的联防联控、区域共治,全力推进河湖治理现代化,实现河湖生态的持续优化。2024年全区5个国、省控断面,14个乡镇断面I-Ⅱ类水比例达到100%,同比上升31.6个百分点。

“麻沙镇深化河湖长制,把乡镇断面水质管理延伸至村与村交水管控,把责任压到‘神经末梢’,措施落实到‘最后一米’,该创新举措很有成效,值得各地河长办学习借鉴。”2023年12月29日,福建省水利厅党组书记陈水树在一份经验材料上作了批注。

创新源于灼见,实践方得真知。建阳区在推进“巡河交水”工作中,从细化任务、实化措施,优化服务、强化监督入手,总结提炼力推“一村一单元”,力抓“一月一监测”,力保“一季一提升”,力争“一年一改善”的“四个一”,将目前做什么?目的为什么?目标是什么?解读得一清二楚,一目了然。

为有源头活水来

2024年国庆“黄金周”,黄坑镇“响鼓水世界”人头攒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登临观景台、入驻小竹寮、共享茶空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尽享回归自然的轻松舒适。

岂止是响鼓,杜潭的“扭秧歌”,书坊的“小人书”,莒口的“祭禅宗”,考亭的“梦华录”……当“活水”邂逅优秀传统文化,河畅、水清、岸绿的麻阳溪两岸俨然成为旅游好去处,网红打卡点。

窥一斑可见全豹。用一组工作动态来见证建阳区秉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要良治”的科学指南,立足战略全局、运用系统工程,创造性开展“治水”的运动轨迹和呈现的时代答卷:

——2019年以来,《建阳城区生活污水整治管控工作方案》《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方案》等方案,通过坚持对入河排污口的一季度一监测,动态掌握入河排污口的整治情况。

——2021年,《水环境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在水源地规范化整治、流域综合治理、城乡污水收集处理等方面打出一套组合拳。

——2021年,为了破解“九龙治水”困局,依托专业技术力量启动水源地规范化整治任务,积极探索供排污一体化改革,以全新治理模式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从根源上、体制上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截至2022年底,2个市级、26个乡镇级、189个村级水源全部完成勘界定标及围网建设。定期开展流域污染源全面精准排查,建立问题清单,坚持“污染减排”与“生态扩容”并重,聚焦水质较差、群众关切的小流域断面等存在的问题开展整治,巩固小流域整治成效。

——通过智慧河湖管理平台监控,开展百村巡河交水工作、推动企业从“旁观治水”向“责任治水”,形成全社会共护水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以崇阳溪、麻阳溪流域为重点,积极谋划、实施水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目前,在建的水生态系统治理项目覆盖建阳城区及多个乡镇,各责任单位按照“三化五定”闭环管理落实工作要求,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确保高标准,按时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积极探索EOD模式,做优与建阳生态禀赋相得益彰的考亭文旅、水东新城、竹产业、医卫产业、生态农业“五大绿色产业”,将公益性较强、收益性差的水东片区污水管网建设等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产业项目有效融合,进行“肥瘦搭配”,构建“生态治理+产业发展+价值转化”的融合发展方式,使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为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创造条件,实现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投入和多元参与的目的。

——不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推动“生态资源”转为“生态经济”,建成占地面积约6800亩、规划年产各类水制品1000万吨的武夷新区水产业园。目前,已吸引了华润怡宝、银河水业、圣农恒冰、久利食品等6家具有一定规模饮料食品企业来此“安家”。

——深入挖掘“朱子故里、闽学渊薮”的文化内涵,打造山水相依、城旅融合的水美经济。2019年,投资8亿元,建成考亭水美城。水美城的建设并带动了招商引资及项目落地,激活了文化、体育、旅游、商贸等业态。如今,该村已呈现出“生态+旅游+乡村振兴”水美经济新增长点。

建阳区“巡河交水”,坚持以治水为核心和先导,着眼全域谋划,科学合理确定项目建设内容和推进时序,通过系统治理、流域治理,实施水质改善和水利工程,适时推进智慧水务建设,有序推进生态景观工程,走的是一条在系统规划下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综合治理路子。

且看建阳区“巡河交水”成绩单:

——2023年10月,建阳区获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23年11月,建阳考亭水利风景区获评“国家水利风景区”;

——2023年12月,建阳麻阳溪获评”福建省第一批美丽河湖”;

——2024年,南平市51个主要流域国、省控断面以及82个小流域断面、16各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保持在Ⅱ类以上;

——2024年10月,建阳区选送的案例《创新探索“巡河交水”工作机制》在第七届全省机关体制机制创新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中荣获百优案例;

——2025年2月,崇阳溪获评“全国第三批美丽河湖”;

…………

建阳区正朝着着力打造承载文化记忆、彰显生态特色的美丽建阳标识的宏大目标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责任编辑:陈琳]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